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跑者:休跑是必须的,但你不一定会!
有的跑友坚持每天跑步,5km,10km。天天坚持,无论刮风下雨或者高温极寒。
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也是坚持天天跑步。最少5km,多的时候25km。2020年全年仅13天没有跑步,那是因为被紧要事情耽误。今年6月以前依然如此。
为了完成每天不少于5km的跑步,我在运动手环上设定了每天跑步走路不少于12000步(包括步行)、消耗不少于600千卡。记得连续完成任务最好的达到182天。今年上半年调整到每天20000步,消耗1000千卡,还把每天完成任务作为善于自律的表现
曾有比较专业的朋友提醒我:“不要每天跑,要学会休息,休息也是为了进步,肌肉需要休息和复原,肌肉撕裂后需要超量恢复,这样的锻炼才有更好的效果!”
当时,我不以为然。因为我急切地追求减肥。还因为我坚持每天跑步并没有什么不适感。我跑,我快乐!
最近,减肥到了一定程度,要再减似乎很困难了,自己也觉得没有必要再大减特减。于是,我跑步减肥的目的发生了改变,从为了减肥转变成为了健康,为了跑得更快、更远,为了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
因为跑步目标改变,为了能尽快达到跑马拉松的水平,我进一步加大了锻炼强度,开始了提速跑、长距离跑。
跑步强度一加大,问题也跟着来了:肌肉拉伤、关节损伤!虽然轻微,但不得不重视。我知道这是运动过度的结果。我不得不在伤痛时休跑一天或者两天。6.7月份休跑已经十几天了。在被迫休跑过两三次之后,我感受到了休息、恢复、肌肉超量恢复的好处。休跑一天、两天后,跑步的兴致更高,由连续多天跑步后的厌跑、畏跑状态转变为想跑,激情饱满、轻松弹跳的跑!
在几次被迫休跑期间,我一是用心去感受身体、心理的变化。感觉到了肌肉、关节恢复后再跑起来的轻松;感受到了来自生理或者心理的跑步冲动,总有迫不及待地要去跑一跑的激情。二是调整休跑期间的锻炼内容。多做做仰卧起坐、哑铃操、俯卧撑,或者去游泳。腿部肌肉在超量恢复,其它部位则得到了加强锻炼。这样既不影响每天的能量消耗,又锻炼了跑步时很难得到锻炼的肌肉群。三是学习跑步技能。读书、看视频、与跑友交流。通过读书与交流我不仅仅懂得了跑者“休跑”的重要意义,还了解了多种跑步技能,这些知识都不是一味地跑、跑、跑就能获得的。这个过程中我的跑步经验得到升华,慢慢地理论化、系统化起来。我初步实现了从“蛮力跑”到“科学跑”的过渡、进阶。
也正是因为间歇性休跑,有了时间读书,交流吧,我知道节食减肥弊大于利,知道了自己跑步消耗的能量需要补偿,知道了作为跑者必须注意营养均衡等,我不再节食。曾有一段时间我用黄瓜代替晚餐,通常在蹲下起立时会头晕眼发黑——应该是低血糖症;还有一段时间,晚餐就是喝一碗白米粥,感觉减肥是有效果——但按照科学知识介绍:这也减肌肉啊!我减肥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呢,岂能减出低血糖症或者别的什么毛病来!?再说,作为男子汉,瘦绝对不是我的审美追求,我最羡慕的是肌肉男。节食与长肌肉可是背道而驰的。
看来,作为一名真正的跑者,不仅仅要学会休息,还要学会全身锻炼和全面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地、长久地、美妙地跑、跑、跑,一直跑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