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跑步,并非天生而能,必须学而知之
最近,我在家里练习跑步姿势,不到四岁的孩子也来凑热闹,跟着练习并且摇摇摆摆地跑步。从孩子不协调的跑步动作,我仿佛又看到了她蹒跚学步的情形。
孩子的学步是从爬行开始的,慢慢地能够短时间站立,能够趴在学步器上游走,能够扶着家具、墙壁走动,后来需要扯着大人的手走,再后来才学会了走路。孩子从想走到学步再到走得稳稳当当,这个过程需要四五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近乎天生而能的走路,也不是每个人都走得稳当、走得轻松、走得快捷。我读中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学要走6里路,遇到雨天,道路泥泞,有的同学走路时脚后跟拉扯溅起的泥水点点滴滴沾满裤腿后侧,甚至后背、后脑勺;有的同学则无论快走、慢走直至小跑都不溅起一滴泥水,裤腿后侧干干净净。有的同学走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有的同学平稳飞快,大气不喘,谈笑风生。有的同学一步三摇,晃晃悠悠;有的同学四平八稳,昂首挺胸。最近,探索跑步,仔细观察街上行人,他们的走路也是千姿百态,有的矫健,有的柔弱;有的迟缓,有的迅捷;有的虎虎生威,有的摇曳生姿……
原来,走路这个人类“天生而能”的“本能”也不是不学而能;也不是每个人都走得稳健、走得轻捷;也有走得好与不好、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别!
“路都走不好,还想跑步!”只要学会了走路的人,几乎都会有跑步的冲动,即便没有跑步的需要,也会跑一跑,试一试,比一比的心理。谁没有过赛跑的念头,谁不曾和小伙伴们比试过谁跑得更快呢?!只是,在赛跑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是比谁更有力量,比谁动作更快,比谁更能吃苦。几乎不会有人去观察、探讨跑步的姿势、跑步的科学性。实话实说,我也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为了减肥才坚持跑步的,跑步之初就没考虑过什么姿势、科学、竞赛、保健之类,纯粹是“霸蛮跑”,追求只在减肥而已。认定能减肥就是好,什么速度、科学都跟我没关系。
坚持每天跑步一年后,体能增强,耐力提升,速度加快,有了跑马拉松的冲动,尝试着跑了多次半马。在计划跑马拉松的过程中遇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怎么提高速度;二是怎么提升体能。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确实很难,我感觉到按照我一贯的“霸蛮跑”做法很难实现目标。既而,又想即便我体能提升了,速度加快了,就能跑好马拉松吗?是能坚持跑完还是能跑赢呢?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指向了“跑步技能”。我不得不探索:跑步的技能——思考通过科学技术、生理科学来提升跑步能力。我了解到专业跑步运动员都有“跑步教练”,我还了解到有“姿势跑法”“太极跑法”“简爱跑法”等经典跑法。原来,跑步是一项有着内在科学规律的专业技能!世界顶级跑步运动员除了训练体能,同时还锻炼技能。
为了跑得更健康,更快捷,更长远和长久,我开始学习跑步技能,我深信随着技能和体能的提升,跑马拉松并不是什么特别难做到的事。
最近,我买了一些跑步技能书籍来读,经常看一些跑步技能视频。妻子笑我痴:“你都多大了,还想跑什么马拉松!年轻的时候干什么去了?”妻子的笑引发我思考:那么多的人们喜欢跑步,讨论跑步,可是有多少人研究跑步,掌握了科学跑步的技能呢?特别是大众跑者,绝大多数和目前的我一样是“霸蛮跑”而已,他们几乎不相信自己还不会跑步这个事实。
基于以上经历和认知,作为一个正在学习晋级的入门级跑者,我高声呼吁和告诫跑步爱好者朋友们:“跑步,并非天生而能,必须学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