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度社会领域申论热点

(2019-11-05 10:03:54)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春之耕

2020年度社会领域申论热点


2020年度社会领域申论热点

 

热点一:养老

【重要性】

1.“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美德。

2.“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3.“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增进百姓福祉、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对策】

1. 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养老保障体制。

2. 发展老龄产业,鼓励多方参与养老保障服务。

3. 加强顶层设计,创造尊老爱老养老舆论氛围。

 

【经典开头】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当你老了》为人熟知,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韶华逝去,在暖暖的炉火边追忆往昔,让人感觉有些不伤感但更多的是美好。可如果将这一场景放大到整个社会,却不免让人感觉有些不安:深圳的一名老人死在家中七年,竟然无人知晓;南京的一对老人因为思念子女过度而选择双双自杀……诸如此类的新闻,让我们感到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养老问题的深思和叩问因此, “银发浪潮”需要整个社会担起责任。

 

【经典分论点】

1. 循序渐进,实现社会保障福利覆盖城乡。

2.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老龄事业不断发展。

3. 群策群力,发挥社会力量发展老龄事业。

 

【经典结尾】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孝”的国家。“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出了如山、如海的父母恩情。反之我们对于父母,也应当存有感恩、孝敬之心。古往今来,关于尊老孝亲的典故不胜枚举,祥为孝继母,数九寒冬之际卧冰求鲤,最终成为千古佳话广为传诵。今有最美媳妇王大芝,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带着公公出嫁的故事让世人为之动容。因此,只有承担起养老的责任,才能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和谐局面。

 

热点二:健康中国

【内涵】

1.“健康中国”是一个发展目标,是人民健康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

2.“健康中国”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人拥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家家享有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

3.“健康中国”是一种发展模式,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模式。

 

【四大原则】

1.健康优先。

2.改革创新。

3.科学发展。

4.公平公正。

 

【对策】

1.从远着眼,着眼于“制”不断突破旧制度。

2.从细着手,着手于“业”振兴发展中医药。

3.从实着力,着力于“人”发挥医者积极性。

 

【经典开头】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它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也关乎到人的发展,更关涉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XXX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目的正是要还健康以应有的权重,让人人享有健康,让健康中国的打造更加现实,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清晰。

 

【经典分论点】

1.打造健康中国,有利于做好政府“面子”。

2.打造健康中国,有利于做强民生“里子”。

3.打造健康中国,有利于做厚经济“底子”。

 

【结尾】

健康不仅是个人、家庭的财富,更是国家、社会的财富。打造健康中国,是民之所望,是施政所向。健康中国的推进,应顺应民众关切,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健康融入政策,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民众真正公平公正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健康成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热点三:社会治理

【内涵】

1.治什么:两平一调,平台建设、平安建设、协调关系

2.谁来治:多元治理,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社会自治

3.怎么治:正确价值导向,多管齐下

 

【主要特征】

1. 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

2. 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

3. 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

4. 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

 

【处理好三大关系】

1. 处理好自治与管治的关系。

2. 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

3. 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经典开头】

社会是国家的基石,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新的提法,而“治理”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管理” 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经典分论点】

1. 从“管理” 到“治理” 折射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

2. 从“管理” 到“治理” 是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3. 从“管理” 到“治理” 打开了社会发展活力的闸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