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AI、IoT时代,我们头脑里缺点什么呢?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互联网+、AI、IoT时代,我们头脑里缺点什么呢?
今天下午,带着一点烦恼、焦躁浏览完日经计算机编撰的《物联网商业时代》。觉得市场上同质化的书籍太多了,网购又很难分辨。找几本自己需要的、喜欢的书来读并不容易。读内容大同小异的书让人心情不爽,进步停滞。清理了一下案头待看的书籍:
一类是AI和IoT知识。粗线条的理论类书籍。
二类是科技发展“奇点”一类的科普书籍。
三类是微信公众号管理和一般营销技能。
四类是小说、散文。主要是小说,比如《三体》《水浒传》《应物兄》。
五类是中小企业管理。主要是政策法规和形势分析。
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觉得沿着这样的路径学习效率低下,难有效益。再把今年所读的书目拿出来看看:
一、文学艺术:1.《洗尘》、2.《不要辜负属于你的时代》、3.《水浒传》、4.《宋词100首》、5.《干校六记》、7.《病榻杂记》、8.《三体》
二、头脑风暴:1.《第七感》、2.《未来地图》、3.《创新简史》
三、企业管理:1.《中小企业促进法》、2、《2017—2018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蓝皮书》、3《日本中小企业研究》
四、AI及IoT:1.《人工智能革命》、2.《区块链革命》、3.《物联网》、4.《物联网商业时代》、5.《微信公众号营运》
到底缺少什么呢?
缺少三类知识吧:
第一、互联网、AI、IoT时代的宏观微观经济管理。
第二、互联网、AI、IoT时代的行政管理及商业营销技能。(自己去年初确定的“互联网技能学习年”任务几乎没有行动!)
第三、互联网、AI、IoT时代的哲学、伦理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