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往事
侄儿暑假去补习,补习班不能带手机。没手机就没有了计时工具。侄儿说需要一块手表。
很久没带手表了,侄儿的话让我回忆起手表来,说手表,那是真有故事。
我对手表的需求是从需要以小时来规划自己的时间开始的,那时候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基本上算是学霸级的学生,不是在班上不是考第二就是考第一。我就琢磨:咋不是老考第一呢?估计是考试时间把握不好。比如作文的时间安排少了几分钟;做数学难题没有抓紧时间,耽误了检查一遍的时间;考试前夜睡得太迟了,没注意好,考试时反应迟钝了;等等。于是就很想要一块手表,这样就能很好地规划课外时间了!恰好父亲买了一块新的上海表,梅花表就归我了。从此,时间是规划好了,成绩却并不见得提升多少,还是一二一地踏步走。
参加工作以后,手表这个计时工具功能增加了,成了“显摆工具”甚至奢侈品,一般也得双狮,好点的来自瑞士,讲究奢华的必是劳力士。我是工薪族,一月也就一百几十块的工资,吃饭要近一半。攒了一年多,终于攒到一块双狮手表还差三块钱。百货公司售货员见我到手表柜台看了好几次,每次都依依不舍,就跟总经理请示,少收了我三块钱。戴上双狮表的前两个月我一直怀疑少卖三块钱的表有瑕疵,几乎天天观察,还拿了放大镜找。好在终究没有找到。果然是块好表。我戴了十年,送给父亲,父亲至今还在外出时戴戴,时间走得很准确,表壳还是那么金灿灿,亮亮晶晶地。
后来,我有了一块乌金表带的“奥斯卡”瑞士表,是石英表,相对于我当年的收入来说价格不菲——是我半年的总收入!那是我爱的人去香港旅游时买回来送给我的,那时候我们正在恋爱,可见她是爱我的。在我眼里,手表又多了一项功能“爱的象征”。我真不知道这块石英表是不是瑞士产的,戴了五年多才没电了,去换电池时遇到一个毛师傅,竟然把表的后壳给划了几道深痕迹,我也就不怎么戴了。因为侄儿提到手表,我想起这块表来,今天下午拿去专业表店换电池,师傅说:这表不错,是瑞士表芯,可惜后盖被划伤了!我越发觉得应该换好电池,偶尔还要戴戴才是——比如开会啦、考试啦,不能带手机的场合。
如今,不流行戴手表了,特别是“表爷”事件以后。虽然我没有名表更没有受贿之表,但还是不怎么戴表了。因为时代在发展,观念再更新,手表的计时器功能被手机代替了,时髦功能被苹果代替了,奢侈功能被无时无处不在的监督反腐给震慑了!我呢,紧随着时代潮流更注重起“腕表”的保健功能来,戴上了记时、记步、记睡眠、记心率的电子腕表。几年下来,已经有了“腕表瘾”,先后买了四五种腕表,熟悉多种品牌,迷上了“小米”。
都说时间是永恒的,都说要惜时如金,从手表的流行趋势来看潮流似乎更能吸引人心,奢侈则更是人人趋之若鹜。曾一度“小三”也成了时髦、流行,真情爱情似乎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情感就像我抽屉里货真价实瑞士表一样被各种潮流给冲淡了。今天我把放置一边的手表换了电池,却又决定给侄儿买一个智能腕表,我想让侄儿做一个与潮流合拍的人。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去买一块名贵而无用的手表。不过,并不影响我要把恋爱时爱人送给我的这块“奥斯卡”珍藏起来并时不时地拿出来戴一戴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