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也,学精堪为师
专家、学者、教授、科学家有什么区别?
专家:顾名思义,就是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技艺的人。
教授:是对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论自己精通而且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引领他人的人。偏重于理论上的精通和传授。
科学家:不仅仅是掌握了技能,更明白相关技能的理论及其体系;不仅仅能运用这些理论,更擅长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和实际成果,强调的是创新创作。
最后,来分析分析什么人可称为“学者”?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区分,是在今天听田老师讲《大数据与共享经济时代的社会变革》的课堂上想到的。
田老师,女,博士,副教授。看上去年龄是七零后,靠近八零年代。衣着简朴,穿一件黑白相间粗横条纹长袖T恤上课,身材中等偏矮,不胖不瘦,其貌不扬,普通话标准虽不算有磁性但音色较清脆,讲解清晰。听她讲课精神不振奋,但也不至于打瞌睡;思想不被牵着走,但也能及时跟进,不愿意掉队、岔道。
估计是因为我自己前几年看过一些关于大数据的专著,觉得田老师讲课虽然新意不多但也严谨踏实,数据详实,举例紧贴现实。其两半小时讲座的PPT制作简朴,不抢眼,版面却多达75个,是详细教案三分之二的基础知识,三分之一的实际问题探索实践。田老师讲课逻辑严密,严格按照课件逐一讲授,不缺一项,也不铺张蔓延,中规中矩。
从田老师的衣着、言谈来看她是一个不事雕琢的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她讲大数据有板有眼、条理清晰、没有夸张、不玩噱头,更没有穿插“段子”。课间休息,同学聊天,觉得“没趣味、不新颖”。我根据自己所读过的书了解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来自一两年前的书本定论,实践知识、运用知识则来自她的问题探索、课题研究。对比而言:她所讲到的我大多也曾学习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所讲授出来的,我是难以讲出来的,仅仅是似曾相识而已!她所研究、探索、实验的更是我所缺乏的!因而,她成了老师,我做学生!
学者也,学懂学通学精一门学问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的人。与专家比较,在经验、技能方面稍逊一筹;与教授抗衡,在演讲传播上有待更加精进;要攀登到科学家的高度则有待在理论体系构建、触类旁通、实践创新、科研成果方面不懈努力。
至于趣味性、新奇性、振奋性,似乎不是传播科技知识的必须,技术知识的关键在于运用,学以致用,精于运用才是学习科技知识的终极目标吧。
田老师学懂学通了“大数据”知识,能传播相关知识,还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探索、研究,解决一些问题,是当之无愧的学者。
田老师是学者,我是学生。学者、学生同为“学人”,知识水平天壤之别!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学三十年,失之在精,不入学者之流——此为这次走进上海财经大学学习以来的第一条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