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之悟 |
写手与作家
都是写文章的,文章都有“文学性”,但有的人“一鸣惊人”成为作家,有的人终身码字也只能被称为“作者”。
作者和作家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都是文章、文学作品得执笔人、创作者,为什么会有称呼上的一字之差而天壤之别?
曹雪芹著《红楼梦》,半部传世,数十万字,成了不朽的名作家、大作家。
蒲松龄撰《聊斋》,长超短短,短篇寥寥数语,长篇数千字而已,同样是不朽的大作家。
有的人逼迫自己“每天写3千字的文稿,坚持数年、数十面”;有的人每天写洋洋洒洒得博客,常年不懈;有的人在论坛唇枪舌战,越战越勇,汇编成集,美其名曰“时评”,其声名却消失失得比时间还要快……
为什么?
区别在于:作家的文字时人们喜闻乐见而得以永生不朽的文学;作者的码字是被人忽略甚至厌恶唾弃的速朽的垃圾。
作家的是精神食粮;作者的可能是文化泡沫。
有的人以为出几部比砖头还要厚重的大部头书便会让自己厚重起来,便会传之久远,便会被未来的人们发现和喜爱,成为“未来派作家”!不曾想过其所谓“作品”比新闻纸变质腐蚀得还要快。自费出版送出去给亲友惠存的大部头很快转化成并不好用的手纸了。
作家和作者在创作、撰写的初衷上似乎也有一些表象得不同:作家唯美,作者唯利;作家追求喜闻乐见,作者讲究时髦入流;作家但求博大精深,作者只想博取人心;作家是不为名利而名利双收,作者是唯利是图而难图。
对上文所谓“作者”有一个时髦的称呼“写手”,恰如其分。
写手,用手写作而已。作家是用心写作的人。
商业界流行“工匠精神”一说,有些写手也是“工匠”一级的,手上功夫固然了得,但内心修炼尚欠火候,只能屈居写手之流,难登大雅之堂。
修身修心得以内圣,再加上手头上的“工匠精神”方可成为作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