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话、独白
文学写作中经常要用对话、自白等人物语言来表达。
这个语言该怎么去写呢?
有人说:口语化!
有人说:群众语言!
有人说:个性化!
有人说:推进情节!
我以为:应该是能推进情节展示个性的人物内心的语言富有个性地脱口而出!但,不一定是口语化、通俗化、群众化的!核心在于:“最能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有个人要说家里很压抑外面很精彩,很想走出去,只要写:他阴翳着脸走出电梯,来到繁华怒放,鸟儿啾啾的小院,在暖暖的阳光下哼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在家里呢,不妨就直接说:“闷死了,烦得很,拷!”
言为心声!
语言就是表达心灵的声音的。但要注意是个性化的。对于一个抑郁沉闷的家一个知识分子可能说:“就像敌占区”;一个孩子会说:“我不想回去!”一个工人则说:“压抑的很,没有一点意思!”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呢,他只是在外面游荡或者埋头锄地,戴月荷锄,彳亍而行。
因而,人物的语言是创作的,不是照抄、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