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孝敬”

(2017-11-12 20:20:55)
标签:

杂谈

说“孝敬”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就十分重视孝敬父母、老人。《论语》开篇学而篇里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也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说法论及孝道。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传说是孔子所作。
关于孝道的阐释,说车载斗量,汗牛充栋,并非虚言。当今,常回家看看也成了宣传孝道,引人孝敬的歌词,还进入了法律!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怎样理解孝道呢?愚以为应该把“孝”具体化为关怀、帮助的现实的行动,让父母轻松,解脱繁重、不堪的体力劳作;把“敬”理解为谦恭尊重,即“温、良、恭、俭、让”,让父母宽心、喜悦。
孝道是行动的理论;孝敬是一种爱老尊老的行动。没有行动无所谓孝敬。温、良、恭、俭、让也是行动的表现形式。温顺、良善、恭恭敬敬。“俭”是个形容词,俭是不是也表现一形态呢?工业社会以前物质贫乏,人们普遍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俭为容。要是谁奢侈浪费呢?肯定会惹得老人们心痛不安甚至痛心疾首。不俭之行,孝从何来!让,当然是谦让,让老人心情愉快。
这个周末,六十多岁的舅舅从千里之外来长沙,我和父亲陪舅舅游橘子洲头。舅舅说:“我开通微信三个月了,加了亲友群,从没看到大家发歌曲呢。只有在北京去带孙子的一个早年的同事许某给我发过一首好听的歌。看来我们家人中没有音乐细胞啊!”舅舅深感遗憾,不许感慨。
舅舅是我小时后的崇拜者,因为他是小学教师,有知识,还经常引导我读书学习。青年少年时代我受舅舅的影响十分深刻,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三十年来勤学不辍,虽无大成,却也不负青春。舅舅来长沙,理所当然要好好陪陪。由此而想到孝敬、孝道。
按自己理解的标准衡量,我实在还是个不孝之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孝敬”

说“孝敬”

说“孝敬”

说“孝敬”

说“孝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