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扶贫资金睡觉    且问:有无帮扶上限

(2017-09-15 17:4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病相社会

遭遇:扶贫资金睡觉

且问:有无帮扶上限

 

 

914,下乡,正在某贫困村一座漂亮的三层小洋房农家前闲站着。过来一位手上抱着一个娃娃、车里推着一个娃娃,带了两个小孙子的老奶奶问我:“你是不是干部?我要反映一下扶贫情况嘞。”“我们村的干部比不上隔壁村的干部厉害,没他们能干。今年还没做什么事呢!一年又过去了,就要到冬天了!”我问:“您说没做什么事?是有什么急需要做的事没做好吗?”老奶奶回答:“就是这样的,我们群众去年就要求做的事到现在都没看到动静,看样子是不准备做了!”我说:“是不是没有钱啰?没钱难办事。”老奶奶说:“有钱嘞,有钱。听到讲国家、省里拨下来的扶贫费都有上百万,没去要来,没拿来做事,村干部不行,不跟老百姓讲话!”

老奶奶还说村里去年栽的水果树苗没人管、树苗长势不好之类,唠唠叨叨。我以为老奶奶是道听途说,搭讪了几句就过去了。

下午,得知老奶奶所反映的还是真实情况,她所在的贫困村的确有“扶贫资金在睡觉”的现象:2015年上级拨给的扶贫资金还有15万元没动用,2016年、2017年的扶贫资金尚未动用的有近200万元。一方面是群众有修水渠、修道路、发展产业等要求和计划;一方面是扶贫资金躺在账上没动。其中原因,据说是扶贫资金实行的是报账制、专款专用制。要求群众先垫付资金把项目、工程搞好了、验收了才能去报账;还要求指定用于发展产业的资金就不能拿来修水渠、指定盖村民服务中心房子的资金就不能拿来修路,必须专款专用!老百姓呢,就是想做的事做不了,不想做的呢又要去配套资金、投工投劳,毫无积极性。面对这类问题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都动员不了群众,只能干着急。有的问题,扶贫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乡干部与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与乡干部的意见也各不相同,甚至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造成谁都不去积极主动作为、僵持不下的局面。而扶贫资金呢,只要三方中有一方有不同意见,就动不了,不敢动,怕惹麻烦!据了解,关于下拨扶贫资金的利用除了制度严格、意见不统一以外,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一些贫困村确实找不到很好的发展项目、投资渠道。

在贫困户家中看到:有些家庭的贫困状况是看得见、与隔壁邻居对比得出的。村干部介绍说的是:“贫人口脱贫只要年均纯收入3280元,他家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可能还超过了!”旁边还有人插话:“仅仅是扶贫工作队帮助的现金都有八九千、万把块了,按标准脱贫是没有一点问题了!”“再帮下去他家就成富裕户了!”而根据我现场观察、询问了解的情况来分析呢,这样的贫困户收入水平在当地偏低甚至还处于绝对贫困的边缘,又没有经常性收入来源,即便一时得到资助而得以“按标准脱贫”,也只要等扶贫工作队一走即返贫!我的现场感受是:大家都觉得帮扶已经达标了,足够了;公平起见,不应该再给予更多帮扶了;再帮下去就会把贫困户帮成富裕户,贫困户就成了“冒尖户”!

我心里产生了一个深深的疑问:然道说扶贫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脱贫,不是为了致富?倘若把贫困户扶成了富裕户、冒尖户就与什么政策不符吗?又有谁心里会不舒服?

我所到的村子按照计划是今年年底要全面脱贫的村。在我看来扶贫任务还是比较艰巨。今年年底按照计划要脱贫的其它的贫困村是什么状况呢?下午,离开贫困村时,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异类——想得太多,太复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