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屣齿苔痕0112

(2017-06-15 22:5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春之悟

屣齿苔痕0112

明明白白地知道:换个角度、换个位置、换个环境再来看问题,见解就大不一样了。或者自己也可以俨然大家、大人了!但做不到。换思路来看问题很难——毕竟是理论探讨,是纸上谈兵;如果换了位置再来处理同样的事,有了屁股决定脑袋的机会,那就是“实践出真知”了,人往往在这时候变得非常地聪明起来,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让人觉得游刃有余!
被位置逼着去思考如实践总归是“投身实践”;换了角度去思考毕竟也还只是思考!
有些问题——比如文学中的美学因素、文学美的创造,固然是可以思考、可以探讨、可以论理甚至理论的,然而无论怎么论理法,毕竟还只是设计、设想、逻辑的推理而已,不是实践,不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离真理就还有十万八千里不止。
倘若谁要把自己的臆想、推论当成“规律”、“真理”这样的理论来对待,那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因为文学似乎就是玩玩文字而已、虚构故事而已,很多人就靠思索、想像来虚构人物、虚构故事,并把这些虚构当成“对现实世界的表现”,可谓“大谬矣哉!”文学人物、文学事件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基础,在生活实践之上才有“创作”,凭空虚构生活而要作“文学”,那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