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游湖南,有话说
湖南的哪个景区、景点是让你流连忘返愿意长住下来?那个景点最有特色,是“仅此一处有,除此天下无”?那个景点景区让你舍不得一次游览完,还要留一些下次再来慢慢品味?那个景点又让你深深感动、感悟,受益匪浅,终生不忘……最近,有机会到湖南多地游览,有了诸多观感或者说“疑问”。
武陵源,经传闻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桃花源”。去时,夹道青山,缘溪而行,途经一长大数公里的山洞,出得山洞,良田屋舍,豁然开朗,蜿蜒的公路又沿着九曲十八湾的清清溪流徐徐而行,让人觉得就是当年武陵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到了武陵源景区街头确没有发现与别的旅游城市或者一般的县城有什么大的区别——毫无上古遗风,满目商贾摊点。稍微多一点的要算是“五星级”宾馆,而普通宾馆似乎更多,生意更加火爆。到“溪布街”散步或者陶宝去呢,散步一个往返不足半小时,更没有什么特色旅游产品可购买。满巷道是各色人等、杂乱吆喝、破败建筑:有游客东张西望地闲逛、有小青年向沿溪的仿吊脚楼酒吧探头探脑、有本地大妈跳广场舞、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练太极的老者……勉强可以说得上特色的是手工制作“生姜糖”——记得好像是湘西凤凰县的特产。街头建筑倒是尽可能地设计得有了点民族特色。可是,建筑材料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基本上属于“马屎面上光——里面一包糠!”比如梁柱是用木料面板包裹的水泥,面板在建好不久即开裂剥脱、发黑发霉;一些正在装修的门店,很明显地看得出主体结构做工的粗糙甚,让人担心其劣质;沿溪建设的吊脚楼伸进溪流河床数米之远,成为阻水建筑,也不知道规划设计是怎么通过的!依照武陵源街区的山水形势、田园地貌来看,当然是一块适宜人居,适宜旅游的风水胜地,可惜建设得七零八落,只有闹市之无序,毫无园林之静谧!要是能认真规划,精心建设,建成一座山水环绕、绿树成荫、莺歌燕舞、鱼鳞瓦屋的山水园林城镇多好!其实,规划设计很好的建筑也有,比如鲁能集团投资建设的“国宾大酒店”就大可借鉴!到武陵源街头走一圈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当地的建设缺少整体的长远的科学的建设规划,建筑设计和施工则更加放任自由,缺少监管!岂止是浪费,简直是破坏,不可恢复不可饶恕的破坏!
金鞭溪、天子山当然是自然景观的好去处。只是景区内的酒店住宿之类的商业设施太多太杂。而且景点的整体设计极易让人“视觉疲劳”。再有景区的旅游“热度”太高,要想找个幽静之处歇息片刻是比较难的。据说,最近(2017年5月)在中央环保督导组的督促下正在拆除景区内的违规酒店和住宿,这当然是好。但,我以为景区还要特别注重建设才是,拆掉的只是废墟,建设得才可能成为园林!
凤凰县是个旅游热点,我的感觉是“地以人名”,倘不是出了沈从文、黄永玉这样的文艺大家,恐怕很难成为旅游热点!当然,沱江的水是那么地清澈、透亮、凉爽,加上宣传的力度之大,也是很能吸引一些还没来过的游客的。记得1990年夏我第一次到凤凰,第一次见到沱江,是立即就脱得赤条条地一个猛子扎到沱江游泳了半小时不止的,寻找到了回归大自然,回归人类远祖的水世界的感觉!那时候凤凰县城是多么地幽静、雅致,沱江又是多么地充满魅惑!正午,麻石板的街头几乎没有行人;幽凉的城门巷道里也是一片寂静;清凉的沱江水里除了我和七八个同学在游泳,还有无数飞翔的小鱼,水面上漂着几只被暴晒得灰白的小船,放眼两岸,无一人踪影,夏虫躁鸣此起彼伏。很多年来,我一直留恋凤凰的哪一片宁静,沱江的那一湾清凉,多次想去看看,想到那儿住上几天,恢复一下天性,涵养一下自然之气。可是,最近我到凤凰时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让人不得不感慨市场经济的大潮是何等地汹涌澎湃,气吞山河!其实,凤凰县城,作为一个景区,缺少了那城的宁静,缺少了那水的清澈,更没有了天然的魅惑力,剩下的可观之处就不多了。好在有沈从文、黄永玉,还有熊希龄的故居!这次到过之后,不说失望吧,的确再无吸引我去游玩的理由。
古丈县,有红石林,有古丈毛尖(绿茶),有宋祖英、何继光(《挑担茶叶上北京》原唱者),还紧邻《芙蓉镇》里描述的“王村”,有“酉水十里画廊”的一部分。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可惜,当地发展旅游业注重的是一两个星星点点的少数民族村寨,对自然景观并没有整体策划,更缺少人文精品。当地政要对旅游、人文、山歌闭口不谈,不知道是对旅游的漠视呢还是另有原因,总之是把一些绝好的旅游资源给遗忘了或者说浪费了。古丈一行,令人遗憾!湖南的旅游业总体上给人的印象也存在这种“缺乏整体感”的缺憾——缺少整体布局,没有形成旅游环线,没有构建成各具特色的网络,在旅游文化的打造上还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
要说古城、古村、古码头,会同县的高椅村、岳阳的张谷一村、王昌龄吟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芙蓉楼所在地黔城古镇,还有沈从文《湘星散集》中提到的沅河上游的至今明清遗风尚存的洪江老码头都是值得一去的景点。长沙市望城县还打造了个“靖港古镇”,也不错!我到过这些景区觉得最吸引游客的景点似乎都是“青楼”,在靖港古镇的青楼入口有几名打扮时髦短衫露脐的女子调侃着:“我们进这里面去看看还要三十块钱一个?也不看看我们……不过就是一个妓院嘛,还要收钱才能看吗?”当场,有游客听的脸上发红,男女双双挽手而折返,不看了的有好几对。妓院不是不可以作为景点,如何看待却值得榷商!在这些古城、古码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城古镇有古代名家书法碑廊、靖港古镇有当代书法家作品碑廊。在黔城古镇,我没看出什么端倪;到靖港古镇我突然感觉一方碑刻竟然真如“行云流水”!我一闪而过产生一闪之念而后又返回碑刻之前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观摩、欣赏,我还真是第一次发现书法之气象真如“行云流水”的。我琢磨,应该还有“枯藤老树”、“龙飞凤舞”之类吧?便依次浏览、感悟,可惜(也是值得庆幸吧)只发现了一幅“波涛汹涌”一幅“微风拂柳”。要不是同行者催促,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在书法碑廊好好琢磨琢磨。我决定近期还要到靖港古镇、黔城古镇去游览去感悟,还计划请上一两个书法爱好者同行。其实,我不是书法爱好者,写的几个字都是“鸡扒烂”的,游客中比我懂书法擅书法的大有人在,我以为一个景区能够有类似“书法碑廊”这样的景点是有可能成为景区的灵魂的。湖南的每一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灵魂吗?是不是有人试图把“青楼、妓院”打造成景区灵魂呢?窃以为也不乏其人。
在长沙城内游览了橘子洲头、烈士公园、岳麓书院、湖南省植物园、洋湖湿地、生态动物园等景点,感觉橘子洲头、洋湖湿地的回头率应该还是比较高的,真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要感谢景区的策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对于到“岳麓书院”去了一趟却并没有感受的湖南文脉的传承轨迹,深表遗憾!也许是行程仓促,也许是我文化根基太浅,留待下次再仔细游览吧!为了体验“湘军文化”、“湖湘政治文明”我到过韶山、花明楼、曾国藩故居。我还计划去炎帝陵感悟感悟炎黄子孙们是怎样创造和传承华夏文明的。前些年,到苏杭看园林,到北京看宫廷也看皇家园林,领略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秀美,也感受过帝王的大气磅礴,渐渐淡忘了。希望在湖南能体悟到华夏文明、政治文明的精髓而能铭记于心。
到长沙,一向不热心旅游也没有多少闲情闲钱闲时间天南海北去旅游的我竟然热衷旅游还有了旅游计划,自己也是没曾想到的。我还有一个近期计划:环八百里洞庭一游!不知道能背诵《岳阳楼记》是不是还可以免费登楼,我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