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病相社会 |
棚户区观感
曾到过不少贫困农村,慰问过一些农村贫困户。慰问之余往往赞叹当地山清水秀,空气清,鸟语花香,虫唱蝉鸣,宁静安逸!
今天到长沙锌厂看破产企业区域的棚户区改造。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建的土砖房、红砖房,三、四十平米的“公房”里居住着一家三代人或者爷爷分到的公房孙子长大了还住着,连片成区,周边是数十层高美轮美奂的大厦。这时候我理解了为什么叫“贫民窟”!高楼大厦群中的窟窿!其实还不仅仅只是楼群中的窟窿,棚户区里的贫民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以外什么也没有了,有的年老力衰或者遇到病痛残疾就一无所有,只剩下必须不断填补的“无底洞”——要吃要喝的口了!
经济上的贫民窟、文化上的贫民窟、精神上的贫民窟就是贫民窟的“一体多面”,掉入窟中的人们凭借一己之力几乎没有爬起来的可能!好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棚户区改造,通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这类的安居工程以及直接的住房补贴等政策给予了救助、帮扶,不仅仅是促进了棚户区改造,更重要的是极大程度地改善了城市贫民的住房条件。期盼着长沙锌厂破产后留下的贫民窟中的贫民们早一天住上高楼大厦,搭上幸福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