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侄儿谈学习——要培养兴趣

(2015-08-11 12:25:11)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春之情

与侄儿谈学习——要培养兴趣

 

闻达:

   今天我们来谈谈兴趣对学习的引领作用以及培养兴趣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不然的话就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自己是被逼着学习的,被高考制度、被家长、被社会逼着学习的。其实,作为一个必然要长大,必然要面向社会的人来说的确也是要逼着自己去学习的,,不逼着自己去多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那是很难适应社会的。与其被逼着学习,把学习看成一项艰难的任务,不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习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这样是多么轻松惬意的事情啊!

还是从你喜欢打篮球说起。我曾经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参加过一年半左右的训练,曾经也培养起过打篮球的兴趣。我学习打篮球,开始是怕去打篮球,怕去训练,因为训练很累,必然会大汗淋漓,一场球下来必须要去洗澡,那时候学习比较紧张,累了会影响学习,学校除了傍晚以外也不供应热水洗澡,不方便。一开始球队教练选我做球员时我也是比较被动的。可是,教练有办法,安排一名高年级老队员每天早上6:10分去喊我起床、训练,跟我的班主任老师协商我的作息时间调整,还要求我适应洗冷水澡,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就完全适应球队的训练了,每天不去做早晚两次训练,不去洗两次冷水澡反倒觉得很不舒服,我的体质也在那时候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两年下来,我从“芦苇杆”变成了“肌肉男”。这期间不仅仅是我的篮球技能得到了提高,我还学习了一些运动技能,比如怎样提高球性、怎样提高跑步速度、怎样增加肺活量、怎样做运动安全防护、怎样训练不同部位的肌肉等一些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我还学习了球场上的战略战术知识、了解了篮球运动的历史、潮流,了解了NBA ,甚至我还学习了一些运动心理学知识,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我的兴趣早已转移,但我对篮球运动还是有所关注,当年参加球赛时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进取追求胜利的精神还在激励着我。

再说我最近几年培养的一个兴趣。我一直很羡慕那些文章写得好的笔杆子、作家,自己也想把文章写得好一点。可是,当年总是很“敬畏”文字,总是不敢提起笔来写什么。有一个阶段,因为工作需要写新闻稿,单位上又没有人写,恰好我有个同学在报社当记者、编辑,我就强迫自己写稿投稿,试着写了十几二十几篇,还在同学的帮助之下发表了一些,从那以后我就认真学习起写作来,特别是新闻写作,什么消息、新闻特写、新闻故事、通讯、报告文学、时事评论我都学,都尝试着写。几年下来,我发表了不少新闻体裁的稿件,熟悉了新闻行业,有一年市电视台公开招考副总编辑,我以笔试第二,面试第一的成绩入围。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不便采写新闻稿了,我就想写点散文、杂文,甚至想有时间写点小说,因为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我渐渐地成了“文学爱好者”了。2008年,我在新浪网注册了博客,从那时候开始,我要求自己“三天两头写”每次写一千把字,强迫自己长期坚持。开始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一段时间后,为了激发兴趣,我又到几个论坛跟帖发帖,又开通了手机博客、微信,这样一来兴趣就越来越浓厚,现在是一天不写点东西都手痒啊!我学过绘画关于绘画有一个“废纸三千”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要想把绘画学好,你能坚持画画,画了三千张废画以后,你就该有所造诣了。2010年有段时间我有两个月住在北京,比较有空,我就想我要是能做到“废文三千”怕是也能够把文章写好的!于是我就开始写,坚持写,还按照当时“三天两头写”的频率算了算帐,要做到“废纸三千”至少要坚持十年呀!十年时间是何等地漫长啊!我要加油才行,要坚持每天写才行,我就要求自己“有空就写两笔”,于是我写看上去就是寥寥几行的诗歌,我还发明了一种随时随地写杂感的文体:“随记”——后来发现天涯网还有这个个栏目。如今五年过去,我的博客已经有了两千来篇文章,估计七年左右就能“废纸三千”了!你看,我从强迫自己写新闻,到成为新闻爱好者、成为文学爱好者,成为又两千篇博文的博主,这期间我的兴趣引领着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我熟悉了新闻、新闻界;文学、文学界;电脑、网络;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兴趣能够引领你深入、广泛地学习。

兴趣是如此地重要,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吗?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叫“21天效应”——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从“想法”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兴趣”。

一般人没有什么天生的兴趣,兴趣基本上是培养起来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或者强制力的作用下培养起来的。作为学生,没有几个人天生就喜欢读书,但通过培养,可以培养出读书的兴趣,心理学不仅告诉我们兴趣可以培养,而且只要“21天”。你看这并不难吧!如果你还是对某个学科没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它,你就按照“21天效应”来做一次心理学实验试一试。比如每天早起读英半个小时、每天晚上上床前写一篇一、两百字的博客。坚持一个看看会有什么效果。一定要坚持一个月哟!

关于学习、读书的兴趣不能广泛地、抽象地说我喜欢学习、喜欢读书,而要具体地培养对于一门课程、一个学科甚至某一部经典作品的兴趣。我在交朋结友中发现但凡介绍自己喜欢读书,却不能说出书名、作者姓名、书的内容、他喜欢的章节人物的人们大多数是吹牛皮的,而那些以小说人物为偶像,模仿小说人物言行的人们则不需要任何的说明、表白也一定是文学爱好者。一个学生如果只是说自己爱好文学,而不能背诵一些诗词,不能阅读一些茅盾文学奖、若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那一般也是假爱好。说喜欢写作的人起码要能坚持经常写作,能够有三五十篇作文能够拿出来展示吧!顺便说说:如果你能坚持“三天两头写”,一个学期下来写了四五十篇有真切感受的文章——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日记、随记、三五百字的短文,那么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高中三年,你能练习写一两百篇短文,高考作文就应该能拿高分了。

啰嗦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你要具体地培养一下你的习惯、兴趣。从网上复制一段文字结束今天的谈话吧:“成功是因为习惯。一旦你养成了成功者身上所有的好习惯,你会发现自己不成功都很难。”

但愿你从今天开始培养好习惯、真兴趣。

 

                               你的伯父

                             2015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