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杂记
(2015-03-14 23:36: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讲学杂记
近几年,偶尔有机会被邀请去给本行业的同仁讲课,有时候则是被请去对那些应该关心支持本行业的人们进行某种宣传、说教、鼓动。在这个“讲课”过程中我始终坚持:重在“讲学”,少做政策法规宣讲。因为我的教授对象都有很好的阅读理解基础能力,不需要我“宣讲”,他们所缺乏的是像我这样的专门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工作感悟、学术思想、行业批评、敬业动因——这也就是我讲学的四个重点所在——因而,既然是去“上课”,那就必然要突出“讲学”,不能浪费几十人、数百人的听课时间!
“讲学”当然是要突出学术思想体系、学术知识体系的介绍,注重学术与现实工作的结合。不仅仅与“讲课”那样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宣讲有本质区别,还要严格地与“作报告”——也就是一般的“领导讲话”区别开来!把“讲学”混同于“讲课”,那是一种敷衍;把“讲学”混同与“报告”,那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对知识的亵渎!
昨天,我在“讲学”的过程中,有一名地方官员给我发信息“请多多体恤工作人员的艰苦,多作鼓励”,我不予理睬,后来他竟然跑到主席台上对我耳语。令人啼笑皆非。真是不明白事理。我又不是学员们的顶头上司,学员们大多数不直接从事我的职业,我更不了解他们是怎么样子的“艰苦”,我为什么要又是“体恤”又是“鼓励”?无稽之谈。如果我到主席台上讲那么些无关宏旨的大而无当的废话,岂不是白白浪费大家的时间嘛。我最憎恶的就是那些空话大话套话连篇,滔滔不绝的会议和报告人的。我不会理睬那名“推己及人”心怀善意的官员,我行我素,接着将我的“学”。
“讲学”下课后,中餐前闲聊,课堂上对我进行友好提示的官员拿了笔记本电脑给我展示他的一些课件,我大致浏览了三个专题,发现他倒是一个很敬业的“讲解员”,他所作的政策法规的宣讲还是系统、深刻的,PPT课件也做得精细而生动活泼的。我问他:你长年累月地做这些“正能量”灌输,是否阳春白雪的感受啊?他没有回答我,也许是没听明白。我又问:你有自己的学术文稿或者相关课件吗?他说没有,还说为领导写过几篇调研报告,“应该也就算是应景的文章”。我觉得,向他那样的公务员讲课的专职人员有点领导做派,偶尔打打官腔也是正常的。只是竟然至于连“讲课”、“报告”、“讲学”三者的关系都不能明确区分,那还是因该很遗憾的。
从下一次开始,我的“讲学”坚持做到突出重点讲好:实践经验、工作感悟、学术思想、行业批评、敬业动因。决不让自己的讲学沦落为“讲课”、“报告”。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没有什么学术可言的领域,那就老老实实在台下做学生,情愿做哑巴,也不要到主席台上去献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