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缺陷
(2014-02-16 15:09:11)
标签:
人生社会杂谈文化 |
分类: 春之悟 |
知识的缺陷
其实是要写《我的知识缺陷》的,也许是出于“标题党”的习惯就写成了《知识的缺陷》。个人的知识结构有缺陷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即便是在一个学科门类之内,也难免存在某些薄弱环节,不足之处。何况在这个科技腾飞,知识爆发的时代,知识结构的缺陷那是必然的了,即便学者、大家,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门类的!何况我一介莽汉。
存在知识面狭窄,某些知识环节薄弱之类的问题是无需自责的!但是,自己的知识却似乎缺少知识构架的脊梁:系统、逻辑、科学、行动!
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不完善,就像间房子,缺少了书房、厨房或者卧室,那就不成其为“居室”了吧!语言文学这个学科要是少了文字学、篇章学当然也就是不完整的。至于书房光线不好,厨房小了一点之类的问题则并不关系到“居室”的基本功能,不属于结构性、系统性的问题!
逻辑、科学是隐藏在知识的框架、体系之中的,就像钢筋水泥构件之间的力学关系,不按照建筑力学关系来排布的结构肯定是不牢靠的,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散架。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最大的缺陷莫过于逻辑和科学的缺陷了!作为一个以“学文学的”自诩的人,自己在逻辑学、科学常识方面所下的功夫是极少极少的,甚至可以说豪不经意……无疑,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是极其欠缺“科学的钢筋水泥构件和构架”的!这种构架的欠缺又何止是我的知识结构缺陷?人类的很多种知识系统中也难免有这样的缺陷吧!很多人、很多种知识系统是经不起用上面的——逻辑的、科学的标准去考察、衡量的!这就是本文的标题取做《知识的缺陷》的原因所在。毫无疑问,人类的知识结构是存在缺陷的,不论是否感知。
人类的知识结构中还有着一类普遍的缺陷:缺乏行动性!个人的知识往往停留在理解、懂得的层级;人类的知识往往停滞在假说、猜想阶段。人类最活跃的是思维,是理论的探索,不是积极的行动。很多知识不强调实践性,很多人沉迷在求知的迷雾之中——而不去用行动验证、探究,更不在实践中反复探求、理解、拓展!思想上、理论上的很多拓展、创新都只不过是推测、假想而已,实际上未必可行,远离了真理!
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有多少是经过验证了的知识呢?
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有多少是自己的发现探索创新呢?
在学习上,当务之急不是拓展知识面,而是力求汉语言文学、经济学这两个领域的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科学化、行动化!简陈称为“知识结构四化”吧!
从今天开始,进入“知识结构四化”时期。上午到书店找来一本《中国哲学史纲》(增春海著)。计划近期要看的书还有《中国哲学史》(胡适著)、《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