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杂说·权威
(2014-01-15 14:36:42)
标签:
社会杂谈文化 |
分类: 病相社会 |
大话杂说·权威
权威,是一个多义词。到了官场呢,它就萎缩了或者变形了、扭曲了,意义就简单化随意化成为:有权就威风凛凛!
权就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审批把关、索拿卡要——除此之外无权可言;威就是八面威风,气势逼人,瞪一下眼睛就吓得死人!威风不仅仅成了邪气还异化成为傲气、脾气、霸气、宝气!
做官,谁不讲究个“权威”——在党中央发出八条禁令,狠杀“四风”以前,官场上的人们大多讲究“抖威风”,追求或者装作十分权威的雄赳赳的样子!大有“作威作福”的派头,有些股级干部也是俨然县太爷的摸样。
可,自从八条禁令出台,接着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些得意洋洋的官员们的“威风”就拿去扫地了,成了歪风邪气!再也“风流”不起来了!
为什么?
原来有些官员歪解了“威风”,把“威风”理解成了“歪风”,比如认为“豪车”是权力的象征,认为“三公消费”是权威的本质,觉得前呼后拥是有“威”风!如此“威风”下去,岂不“歪风”盛行!风,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孔不入”,见缝就钻。因而,曾一度几乎到了“无处不歪风”的状态……但凡存在权力的地方都给吹“歪”了,“政经”差不多被念成了“歪经”!
“四风”一杀,横扫歪风,什么“官气”、“权威”、“脾气”、“霸气”有的藏锋内敛,有的披上了伪装,有的奄奄一息,也有的无影无踪,因为被“杀了威”,有的官员也由容光焕发变得萎靡不振起来……似乎是因为没有“权威”支撑啊!
其实“权威”不仅是有的,而且是应该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权威”。
权,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是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权力是一种职责,是一种担子,一种压力!权为民所用!用不好,就要让权、交权,被夺权!
威,是威信、威严,不是威风更不是歪风!有位才能有威,有德才能有威!所谓“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大公无私,正气凌然,威信自生!
权威到底是什么?
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