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读诗和书
(2013-12-09 09:32:21)
标签:
人生社会文化思考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三天不读诗和书
前几天写诗,发到论坛。网友评说:“兄长还是不写诗好!”当然知道那是说我的诗歌写得不好,没有诗意——缺少诗情画意,有没有华丽的辞藻吧!
诗写得不好,那么是不是写点别的文字就会好呢?网友的评论“兄长还是不写诗好!”似乎给了我一些遐想空间,比如写写散文、杂文、小品文、随笔什么地,是否就好些呢?
我当然也有自知之明:肯定也不好!
什么都写不好,那就只好不写了!
可是,我怎么能不写呢?
想想三年前,我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不写状态”,不写诗歌,不写散文,不写小说,更不写戏剧!就连书信也不写——已经二十多年没写过信了,甚至自从群发短信泛滥以来就连手机短信我都不发了,平身最痛恨的就是无情之物!只是为了身上衣服口中食偶尔按照上司的意图写点官面文章,纯属应付公事!
三年前的某一天,突然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废文三千”!还立下一个规矩:三天两头写一篇千字文!
开始一段时间比较认真,开通了多个网站的博客、论坛,摆出一副网络写手的架势,出差时还必然要住电脑房,只要一天不到电脑上敲敲打打上个吧小时,这样的一天就算是白过了——虚度光阴啊!慢慢地写作就成了一种习惯。写作的状态也就好了起来,不敢说“文思泉涌”——因为写出来的不一定是什么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吧——但总是有写不尽的话题思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自己生活浸染在这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之中,要想去作它时代的另类文章还真不可思议!通过写作我更加深入地融入和体验了我们生活的这一个现时代。
有时候太忙或者耽于娱乐,也不得不停笔三两天,当再一次坐到电脑前准备记录下前几天的灵感、话题的时候才发现什么叫“时不我待”!原来,先前的灵感、感悟甚至已具雏形的思路,过往以后就极难回忆,不可复述,即便勉强而为之,此时此刻的文章诗歌也绝对不同于那时那地了!灵感来的突然,去的迅疾,绝对不会去恭候、追随一个懒惰的人。慢慢滴我已经养成了每天写作,随身带纸笔,半夜也要爬起来记录灵感甚至完成作文的习惯!
尽管还没有进入为写作痴迷的状态,但是要我放弃、离开写作似乎已经很难了。不指望写作谋生发财,不指望成为作家,写作仅仅只是通过培养兴趣而得来的一种雅好而已,可已经是乐此不疲了,以至于感觉自己有了一种写作思维——写作成为一种思考方式,思考方式向着作文的方向靠拢,不写作思考就深入不到一定的境界。“文思泉涌”中的“文思”应该作何理解呢?令人遐想。
又是因为出差,又是加班,又是因为耽于娱乐,从12月2日到8日连续7天竟然没有看书,就连电子书也没看,不要说吟唱诗歌了!疲惫不堪的时候逼着自己思考、记录,写点东西,可是写出来的文字不仅仅质而无文,甚至连思想的含金量也变成了含泥含沙量了……原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需要,任何技能、事业都需要浸润期间,深度迷醉才可能历练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要想出口成章就得手不释卷,要想七步成诗就得推敲吟咏不止!
原来:沉迷度决定创造力!
由“三天不读诗和书”而联想到自己为什么不发财来,一种“视钱财如粪土,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做派怎么可能发财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