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的流水账(四十二)
(2013-10-03 18:54:15)
标签:
人生社会思考文化 |
分类: 杂感流水账 |
杂感的流水账(四十二)
1
兴致勃勃地看书、买书。
突然,看到一堆投资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书籍,自己竟然是那样地陌生。生活在一个经济狂热、金钱狂热的时代,自己却钻进了象牙之塔,玩弄什么文学,那是多么地不合时宜!
立即改变计划,不买书——不买文学书了!
什么书都不要买了吧!
自己并不缺书,即便是陌生的经济类书籍,书柜里也有一大摞。即便是刚才所看到的这些陌生的书——也有同一个书名、同一个作者、同一个版次的。
有书,也有时间读书!
有好书,也好读书!
正是因为好读书,正是因为有好书,误了自己——误导着自己竟然爱好上了什么文学!
经济学是不可能在书本上学出效益来的。不投资、不办企业、不参与经营、不理财,再怎么读书也读不出金灿灿的钞票、金灿灿的日子!
而自己的“特长”似乎就是“读书”!
文学,似乎不需要下海,据说诗人们一下海就把诗意给淹死了!尽管他们的生活从此充满诗意,但真正的诗歌再也不复从他们嘴里唱出!
“文学”真的可以从书本里面读出来?
比如诗歌、戏剧、小说,能够从书本里面读得出来吗?
无疑,书本里面读不出黄金,也读不出文学的,自然也是读不出金灿灿的日子。
书,就不买了。我并不缺书,书柜里没读过的书还多着呢!
2
不买书了。我背对着书市疾速逃离。
走在书店的楼梯口,忽然又想“经济学的书籍也不买了?”接着又想“回去看看缺哪些下次再买也不迟!”
这个死脑筋!还是在考虑读书的问题!
快逃,这里是人生的囚牢!是时间的切割器!
逃之夭夭!
我不得不反反复复地提醒自己:“不要读书、不要读书,你的人生中缺少的不是书!很多人一辈子、几辈子也没读你那么多的书!”他们照样活得潇洒,活得成功。
我还想:读再多的书,除了把时间打发掉了以外就是把金灿灿的生活也给赶跑了!金灿灿的生活应该来自经营,苦心的经营,而不会来自书本。即便文学吧——也是“功夫在诗外”!小时候老师解释“功夫在诗外”显然是解释错了或者说不全面:老师说是要学好语言文字、要从基础知识着手、要学习其它多种文学样式!这样的阐释还是用文学来阐释文学呢!文学来自生活!没有边塞军旅生活怎么会有边塞诗人!没有风花雪夜、青楼酒肆,哪来柳永?
即便要做一个文人骚客,也不是凭借读书能够做到的啊!先要有诗意的生活,才会有诗情画意呀!
几年来,自以为钻进文学的世界里面去了。
实际上是钻进文学的胡同里面去了。前面必然会有一堵高高不可逾越的墙。当然,墙上不会明白地写着“此路不通”。好事者还可能告诉你: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你呢,又还可能以为自己的书还没读够,还没有读通,梯子还没有搭建起来!
“学以致、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这些格言警句怎么就被读书给读忘记了,或者说读迷糊了?
无疑,文学大师也是在伟大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莫言自称“会讲故事的人”,是谦虚、是含蓄,更是真理!
你会讲故事吗?你敢说自己是会讲故事的人吗?连故事都讲不好,还想做小说家?
与其读书,不如讲故事。给自己的孩子讲,先让孩子认可!这样离作家就近了一步。
3
大凡读书人,“识大体、明大义”应该是基本素质。
可是,自己读了那么上千册的书籍就“识大体、明大义”了吗?
比如这个时代的前进方向?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追求理想?自己的人生方向定位?这些“大体、大义”自己都认识清楚了、清晰明了了吗?
未必、未必!即便再读书几年,再读书几千册也未必呀!除了读书,自己还有什么优点、长处?除了目前这份差事,自己还能有哪些潜能可以开发?
一个连自己的特长、优势、潜能尚且不能弄得明明白白的人,何以顺应时代潮流,何从顾全大局又维护大局?
书呆子一个!
只要未经世事、未经风雨、不投身生活实践、不全力以赴地为一番事业去实践过、奔波过、奋斗过、努力过的读书人都是“书呆子”!
如果写一部“书呆子传”,原型很好找——每一个埋头读书的人们照着自己依葫芦画瓢就得了!
4
仔细想来,自己连“书呆子”都是不够格的——只算“半个书呆子”!因为我是最近两年才迷上读书、迷上文学的。前些年的身份怎么确认呢?对文学的认知是十分模糊的,就像今天开悟以前,那就算是“文盲”吧!
今天,对文学有新的“觉悟”,对经济学有新的“觉悟”,对“人生”也有新的“觉悟”——倘若不是投身实践(投身于自己追求的事业的实践)人生就是停滞的!
现在想来,自己的人生已经在“书堆”里面停滞了几年,近于萎缩了,呼吸困难,该跳出来了!
人生就是一次大逃亡——对知识垃圾、观念垃圾的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