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四题
(2013-09-23 17:15:27)
标签:
文艺杂谈 |
分类: 作文杂记 |
“学文”四题
——作文杂谈之六
天生大块头,又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一介武夫。我二十年前,跟了县委书记下乡,有个乡党委书记把眼珠子触到我鼻子底下瞧了个仔细,怯怯地问:“你是秘书?你会写文章?我看你像是中南海来的保镖!”没办法,打架打不饱肚皮,我只好学写字,靠码字糊口。回顾近几年来从文秘行当改学文学文学以来的历程,深感“学文”要从四个阶段(四个方面)着力,否则一路弯弯曲曲,难得找到窍门。
一、握力
二、视力
人的视野有很强的局限性。要想学文,学出点作品,学出点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视力”,“视力”既要开阔远大,又要显微透视!所谓开阔远大就是要看到人类、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有机无机、经济社会、科学神学什么都了解一些,懂得一些,还要能掌握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显微透视,就是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来研究事物,看清外表肌理,还要用X光、Y光来透视事物,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看到骨骼内脏。对社会、自然、人生开阔的视野,通透的察觉——“视力”是和“握力”并列的学文的第二块基石!一个视野不开阔,不能联系和发展的看问题,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的作家,只能记录世界的浮光掠影,无从深刻地了解、剖析社会、人生,甚至会误导读者,害人不浅。即便文采再风流,也只能叫“纹饰”,谈不上“学问”,就还不是“文学”!
三、思力
学习文学就必须有“文学的头脑”,“文学的头脑”至少要由三门学科来构件:一是脑科学;二是心理学;三是哲学。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作为一个学习文学的人都要或多或少地接触到这三门学问,了解、掌握这三门学问。对这三门学问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的!因为文学传播的核心是思想、情感,不是文字!不蕴含深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的文字不能叫做文学,比如字典、辞典。造字的只有仓颉,文学大师则层出不穷,代代有人。
思维是一门科学。“文学的头脑”是以“思维科学”做奠基的。学习文学就必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学习思维科学。在一个科学高度发展了的时代,要想不学习、不懂得思维科学而成为“文学家”——作家、诗人那是不可能的!神话故事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消亡就是科学发展的结果。一个拿了梦呓之语、幻觉之辞来胡弄读者的人绝对不是作家,而是神经病!
学习文学就必须不断地培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力!
四、创力
就是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的文学才有生命力。
文学需要与时俱进。文学的表现方式、文学的表现题材、文学蕴含的思想都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文学本身的运动就是不断创新的:诗、赋、词、曲、散文(随笔)、小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样式,同一种文学样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形式的变化、发展。作家的创造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任何形式的新文学都起源于“民间”,所以很多文人到论坛里面淘金。可以预言: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大家将出现在论坛、博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