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感的流水账(二十五)

(2013-08-29 17:58:03)
标签:

社会

思考

感悟

文化

分类: 杂感流水账

杂感的流水账(二十五)

 

1

 

近日,接触到一些官员,诸如局长、县长、县委书记。听到了一些有趣的话题。随手记录几个下来几则小故事,作为这篇杂记。

 

2

 

某镇镇长,昨夜九点前后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电话:“你是×镇长吗?我是县人民政府的门卫,打你们党委书记的电话没打通,你镇里有六七个人在县政府门口上访,这么晚了,还没吃晚饭,请你们立即来人处置!”这名女镇长正好在县城,答应立即赶到。在赶往县政府大门口的路上,她拨通了镇党委书记的电话,告知书记。书记说是有县委书记的未接电话。她赶到时,发现县委书记正在接待群众。她还得知给她打电话的“门卫”就是县委书记!因为县委书记到县里工作才四个多月,她还没有存县委书记的号码!

事后,女镇长跟她老同学说:“紧张得很,又要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她的老同学正好和我一起出差到该县,正好和县委书记一起吃的晚餐。今天一早,她的老同学给我讲了上面的故事。

 

3

 

到某县里,无意中问到该县县委书记的工作情况。某局长立即给我讲了三个故事。

这个书记不一般!他带了我们几个局长去接待群众来访,不要人主持,不要人介绍身份,他就直接和信访人谈了起来,有个信访人因田土纠纷的事讲了好久都没讲清楚事由,书记就坐到了信访人身边,画了一幅示意图,拍着信访人的腰问:“老人家,你看是不是这样的?”

一天,县委书记带了案件去下访,信访人是做牛生意的,持续上访多年并且多次赴省进京上访。书记就带了两个干部到他家,来家常,侃“相牛经”,书记竟然讲起了相牛的六大“秘笈”。信访人听后怀疑地看着书记:“你是不是我们县你的书记?你做过牛生意?这些你怎么知道?”书记开玩笑:我是牛贩子,来和你抢生意的!一名信访老户,谈笑风生间承诺:今后不再上访!

在县委书记公开坐班接访的那一天,他要求几名局长各自接待自己业务范围内的来访事项。书记当着几名局长和信访人的面交待:“今天局长接待群众,乡亲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由局长现场答复。我就坐到旁边当裁判员,群众满意了我就满意,群众不满意我就肯定也不满意!群众不满意的局长,我看就该换换位置了!”几名局长立即紧张兮兮、小心翼翼起来。

晚餐,县委书记做东。我把这三个故事拿出来问是否属实,书记大笑。说“我就是个牛贩子,现在相牛,接着相马!”

 

4

 

同行的有一名县委书记不久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的领导干部。县委书记问他:老兄,你小时候读书的那个学校破烂咯!我离任前几天到那里调查,发现出了你这么大的官员的学校竟然这么破烂不堪,就下决心改造一下。可是,我的任期只有几天了,我就跟你那里的村支部书记表态“不把这个学校建好,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当了!”呵呵,当时我知道来接任的新县委书记已经在公示了!马上开学了,现在怎么样了?同行的领导干部说:村支书已经跟我讲了,新学期开学应该可以搬进新校舍了!谢谢你!县委书记说:当时还真不容易,知道自己即将调走,只好“说硬话”交待几个局长:你们要跟我好好搞,过段时间我还要回来考察的,到时候就要拷问你们的人格!

后来,县委书记调走后,校舍建设工程资金不足,县委书记有利用休息日,找了几个市直机关的“朋友”到施工现场看了,请他们给予了资助。

 

5

 

今天早上,县委办主任来看我。我就问:工作感觉怎么样?

他说:就是忙,书记是个“工作达人”,思路快、点子多、下乡勤、项目抓得紧。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一点都松懈不得、疏忽不得。我把家属都接过县里来了,周末很少能够回家。我问:小孩子呢?他说:由爷爷、奶奶带着,还好孩子的姑姑就是班主任。

我笑说:你碰上一个“工作狂”了,要是思路跟不上他肯定会更累的!

正好要聊一聊,县委书记从我房门口路过,县委办主任紧随而去。

 

6

 

昨夜晚餐时,县委书记跟我们聊到他的干部考评新思路,将对各单位和领导干部的政绩采取“四评一通报”的方式进行考量:群众点评、单位互评、量化考评、综合定评。评定后要将结果通报给各单位、公告给全县人民。

这个考评办法如何?

请读者评价,请专家评价。

本来想把这个县委书记的名字写出来。可是想想也没必要。我想起一首歌的名字来《不求名来名自扬》。

一个县委书记能不能扬名、留名,不是我所能、所该做的事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