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感的流水账(二十一)

(2013-08-23 13:55:38)
标签:

人生

感悟

社会

时代

文化

分类: 杂感流水账

杂感的流水账(二十一)

 

1

 

怕死或者死不起!

不仅仅是墓地太贵,也不是过度贪生。

而是,责任在身。

而是不能冤屈或者冤枉地夭折!

而是应该享尽天年。

 

2

 

前几年,有一个当时七十四岁的老人跟我说:最少要活到94岁。因为那时候他的小孙女儿才24岁,才能参加工作。他的儿子、女儿、媳妇、女婿都下岗了,收入很低。要靠他的5000多块养老金来抚养孙辈,供他们读书。

但愿老人能活100岁以上。多多少少享受几年!

 

3

 

没有经历过死亡考验的人很难深沉、很难豁达、很难通透……

当然,没有经历死亡考验的人是十二分地幸运很幸福的。

在这个危险太多、危机太多的世界上,死亡的威胁似乎无处不在。我遭遇过车祸、遭遇过中巴车上的打劫、遭遇过小混混的敲诈、遭遇过睡在自家的床上醒来时小偷拿着明晃晃的匕首在拿我枕头边上的钱包、遭遇过高房子上砸下砖块而万幸自己没被砸中……这些都不是虚构,妈妈说我小时候有两三次差点被淹死,那时候大人们要集体劳动,没人看管我,几次把我从池塘里捞起来都是奄奄一息了!

真正思考生死问题是,是十年前有个医生给我看病后说我患上了绝症,估计怕只有几个月了……幸好是个庸医的误诊,也就是这次误诊之后我去到了北京,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我自今还疑心那个庸医只不过是想敲诈我的钱财……

经过误诊之后,我把生死看开了!死,何所惧,只要死得其所!

问题是,死于非命的人太多。

让人恐惧!

 

4

 

应该说很多死去的人们都没有安排好生后的事吧!

死不瞑目的不是少数。

有的是死于意外,无从安排。

有的虽然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安排的,但是又力所不及。

听说日本、美国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比率。总想问问:那些自杀的人们怎么就那么舍得,那么从容,那么地无牵无挂无留恋!

当然,是不得而知。

但是,我想社会应该进化到可以让人们无所牵挂地死去,那才叫做政通人和,民生富庶。

一个不能让死者安息的社会不是好社会。

 

5

 

达观生死,是及其地不容易的。

很多死去的人们也许还没来的及考虑死亡的问题就已经死去了。

活着的人们没有经历过死亡的考验就直接面对死亡了,又从哪里来的对死亡的达观?

我是幸运的。几次大难不死,几次死里逃生。

大难不死的经历,让我有了思考生死问题的经历、体会。

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死不起!我还没有具备从容淡定地面对死亡的条件!并不是我想要的太多,而是我该做的还太多太多。比如赡养年老的父母、抚育尚幼的孩子。

还有,我想写几部书。未必不朽,但是一定独到,值得读上一遍。

 

6

 

面对死亡的时候,有人为自己思考,有人为亲人思考,有人为事业思考,有人为世界思考。

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境界。

经历了死亡考验以后的人们在“新生”的美好时光中应该怎样思考——为谁思考呢?

死亡的考验应该可以提升心灵的境界。

 

7

 

当然,我们都不应该为生活在危险之中、危机之中、旦夕祸福之中、不幸不测之中而庆幸!

我们应该为人人尽享天年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迷 途
后一篇:大哥和小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