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成人”

(2013-08-16 10:07:43)
标签:

人生

感悟

文化

分类: 人生百讲

谈“成人”

——人生百讲之四十八

 

1

 

“做官先做人”、“做事先做人”,“做人”讲的是方法、艺术、途径。

“成人”讲的是人的标准、尺度、准则。

有一本书叫《孔子是怎样练成的》,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孔子”是怎样成了圣人的。书中讲的是“圣人”是怎样历练、磨练、修炼出来的。背后隐含了一个“标准”——什么是圣人!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个人像个人!”“这是一个小人!”“这个家伙不是人!”“什么东西吗!”这些话语里面都有一个潜台词:做人是有标准的,达不到标准就不能称其为人!

那么什么是“人”的标准呢?由怎样才能达标呢?

这就是本文所要讲的“成人”。

 

2

 

人,生下来的时候和一般的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一个动物性生命体。

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要素是掌握了语言。从学会说话开始,人和动物就拉开了区别——应该是受了语言本身所包含的社会性的影响和掌握了语言这种思维工具的结果把!

人和动物第二次拉开距离应该是懂得了遵守忠、孝、礼、义、诚、信等等社会的、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使然。我们的教育中所谓的“育人”,实际上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一个人形的动物培育成为“真正的人”。有所谓“野蛮人”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说某些人的“人化”程度不高,离人的基本标准还有差距!

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非人(畜生)、废人、小人、庸人、俗人、大人、伟人、贤人、圣人的是什么呢?  

当然和语言、教育都有关系。语言实际上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标志,语言的发展程度无疑代表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文明程度。教育,是专门为了把动物性的人培养训练成社会性的人而开展的专门活动。至于有的人被训练成了“工具”、“非人”,那是特例,是非正常的特殊训练,是违背教育本来目的的!

但是,仅仅是掌握语言、教育训练还是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动物也有“语言”;“书呆子”也是经受过教育的——有些完全丧失人性的“非人”也受过教育。

人,要在实践中——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磨练、历练成为真正的人。因为“人的社会性”必须在与人的交往、合作、公事中去体验、感悟、修炼!所谓“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参与,不深入广泛地参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可能“修炼成人”的!特别是伟人、贤人、圣人更加需要百般磨练,不断修炼方可以成其为“人”!

上面所说的是:语言、学习、实践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要素、手段、方法、途径!

 

3

 

“成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无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不同的人类群体所构成的社会是有着经济、种族、民族、地域、政治、信仰等等的差别的。也就是说“成人”这个概念是有经济的、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的差异的。

当然,作为人类,必然有共性,作为同一历史时期、同一颗星球上的人类必然有共同的成人的基本要素。我们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维护这些人人向往的“共同目标”所需要的人的“品性德行”就是“人性”,拥有并表现出这些方面的“人性”就是“成人”。

扼杀人性、消灭人性、践踏人性、攻击人性的“人”就是“非人”!

所谓“人道主义”就是关心、支持、维护、成就他人的人性,帮助他人“成人”!

 

4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是要“说人话(语言)、通人性(学习)、做人事(实践)”;就是要为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类理想和人性标准而不断实践,不断奋斗。不仅仅是自己要学习修炼培育出“人性”,还要帮助他人获得“人性”。这也算是推己及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