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的源头和美

(2013-08-11 20:17:07)
标签:

学习心得

文化

社会

分类: 学诗札记

诗歌的源头和美

——学诗杂记之十四

 

 

诗意的来源有哪些?

情感的诗意。爱情、亲情、友情。特别是母爱、男女之爱是情感诗歌的发祥地。如果能够和工人、农民、打工仔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息息相通,情感往往会得到一次升华;如果能够和伟人、大家心心相印应,情感往往会得到一次更高的升华。读“语录”、“随笔”往往就是和伟人、大家交心通气,由此而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以要经常读读“语录”,譬如《论语》。

审美的诗意。诗歌往往源起于美的感染。诗歌要表现传达的往往就是美的本身:情感之美、情操之美、道德之美、社会之美、自然之美、人造之美。只有通过美来感染人、打动人才能融洽人!无论是自我吟咏、赞美他人、塑造他人、带人吟哦,只要形之于诗,其不可能排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交流”!与人交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美的感染、美的打动、美的共鸣”!因而,诗歌就是“审美”!

道德的诗意。所有的具有思维的物种中人是唯一有道德、有伦理,讲人格、讲情操、讲德行的。我们经常被一些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精神所深深地打动。对“舍身而取义”的人们,我们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叹、歌颂。这种赞叹、歌颂就是诗意,就是诗的源头!这是一种被道德折服的美!被崇高和伟大折服的美!这种人类社会的美,是自然之美不可超越,不可替代的美。所以说“心灵美胜过外表美!”

理性的诗意。哲理是美的,我们的诗人经常赋予抽象的哲理以形象,使哲理获得美丽动人的形象。这就是“哲理诗”。哲理诗不仅仅借助形象之美,更要借助意境之美来表达。例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哲理之美、理论之美、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技艺之美都是诗歌经常表现的对象,表现手法上时常借助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修辞方式。借重手法是用美的手段、形式、方法、途径来表达美!诗歌、散文通常就是用美的方法来表达美传导美从而引起美的共鸣!诗歌尤为突出,诗歌是“三重美的结合”:主体美、形式美、客体美。诗歌欣赏则还要加上“受体美”,是“四种美的大融合”。

能不能创作“三重美的结合”取决于诗人本身的美和对美的发现、创造能力。只有实现了“四种美的大融合”,诗的美才能凸显出来。

诗歌就是美的化身。美丽至上,唯美之美,是诗歌的最高追求,也是基本要求!

审丑的诗意。对假、恶、丑的揭露、批判、厌恶也可能产生诗意。期间,诗意的追求、表达还是对于美的强烈的向往。假、恶、丑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相对于真、善、美而言的。对假、恶、丑揭露批判得越是深刻,对真、善、美的渴求就越是迫切!“审丑”的目的应该在于“求美”,所以诗歌中也是可以书写、表达、描绘“假、恶、丑”的,但其旨归还在于“审美”。

假、恶、丑没有歌颂的价值。歌颂假、恶、丑就是把人导引向恶!因而,没有求真、向善、唯美的主题就不存在所谓的“纯粹审丑”的诗歌!即便以诗歌的形式来书写了,那也不过是一堆又脏又臭的浓痰、垃圾!纯粹审丑,表现丑的“诗人”就是人类的垃圾!

诗歌,一定是美的发现、美的表达、美的抒发、美的共鸣。诗歌美的本质在于人,在于人本身的美和构造美的能力!

诗歌是美的艺术,通体是美,从产生到消亡都是美,是美丽至死的艺术!

没有美就没有诗歌!

因而,诗人总是唯美的,诗人也必须是唯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起
后一篇:假如孔子复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