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春之思 |
回顾二十年来的读书和写作
一、读书的五次飞跃:
1、1994年读《小说月报》;
2、1999年读《国画》;
3、2001年读《白鹿原》、《渴望激情》;
4、2011读《重新发现社会》、《政府的本分》;
5、2013年读《孔子传》。
这些都应该算是提升读书境界的重要节点。也就是说,参加工作后,脱了学生气以来,我的读书活动已经有了五次质的飞跃!
二、写作的三次质变。
1、2010.10—2011.07:写作起步阶段(从考试落榜)
2、2011.08—2012.12:杂文起步阶段(官场感悟系列)
3、2012.08—2013.07:诗歌起步阶段(《诗歌十二讲》)
4、2013.07——
从2010年参加省委组织部公开选拔副处长的考试以来,直到开始写官场感悟到2011年7月前后算是入了门。主要写杂文、时评,持续到2013年元旦前夕,算作起步阶段。
2011年7月份开始写杂文《官场感悟系列》,算进入第二阶段
2012年8月前后开始写诗歌,算作进入第三阶段。
2013年7月下旬,开始找到些散文、随笔的感觉,算作第三阶段。
回顾一下,参加工作到1996年以前还是在做学生的,从1994年看《小说月报》开始算是进入自由阅读阶段,读了十七年的文学书,到2010年开始非公文类的写作。三年来,写作千余篇杂文、诗歌、散文和极少量小说,到2013年7月份,才算是进入写作状态!
写作坚持了三年差两个月,所有体裁都还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实际上还只是粗浅地学习了杂文、诗歌写作)。现在想来,要是从1996年前后就开始写作……时光不可能倒流,人生不可以重来……写作当然是应该和读书并行的好!原计划废纸三千,用十年的,现在看来,只需要6—7年。坚持不懈,争取有所成就吧!
近期应该加强杂文、诗歌、散文的写作理论、技巧的学习。还是坚持上午读书、下午写作好!诗歌,则来了灵感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