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思想情感的魂魄
(2013-07-22 22:37:40)
标签:
文化思考杂谈 |
分类: 学诗札记 |
诗是思想情感的魂魄
——学诗札记之九
1
诗,是一种抒发。
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泄,只有不快的时候才会有诗。
如果能够抑制,可以不唱不写,那就是诗兴尚未暴发。
诗兴暴发,就是人的火山、精神的火山、情感的火山暴发。是不可遏止的。
诗兴,可以遏止时就不再是诗了。
诗,写完之后最好高声朗读——或者就是唱,倘若节拍、音韵、旋律足够表达那种不可遏制的诗兴,就不要修改她,这才是真正的诗!
2
诗是一种情感。
就像恋爱的男女,要拥抱着对方,紧紧地拥抱才能示爱并释放爱一样。诗的情感,没有想恋人一样的具体对象来释放,于是我们就写诗唱诗,让情感变成声音,变成文本,以便我们具体地生动地感知并紧紧地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她!
诗歌的形体,就是诗人的恋人,恋人总是要犹如西施一样地没,有瑕疵的就应该修饰一番!
3
诗是一种思维,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思维的成果。
有些思想,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不用诗歌就难以表达。表达出来就变了味,没了味。
诗歌固然可以表达真理。但是,不必要用诗歌来论证真理。真理,有时候是不要论证的。论证或者不论证,真理还是真理。
诗歌的真理来自生活,来自直觉。可能朴素,但是生动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诗歌中的真理,不需要灌输,却需要感悟。读诗的人们在恍然大悟之间也就成了哲人。
有些大字不认识一笸箩的人们,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哲学家、一个诗人,他们编创的歌谣饱含着真理、哲思,那是因为生活已经将他们造就成了诗人。只是,他们不能用别人的、外在的语言把诗写出来。
4
诗歌是一种表现,是一种对强力欲望的强烈表现欲。
正因为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所以就讲究表现的方式。浪漫主义也好,现实主义也好,完美地表达出了强烈的欲望就好。严格地说,诗的本体只是一种无形的暴发力——就像核能——我们唱出或写出的诗,是诗歌的外在形式。形式要表达内容,形式往往又很难完整全面地表达内容,这就是我们选择不同的诗歌体裁、体裁、语言的原因。
选择、修改——甚至表演或者放弃,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5
诗歌是一种传达,是一种感染,是一种共鸣,但绝对不是板着面孔教训或者填鸭式灌输!
教训不出诗人,灌输不出诗人。如果我们读到、听到一首诗歌,我们的心灵与诗人产生了共鸣,那么在这一刻我们也就成为了诗人!有人说诗歌要创造意境——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要我们读诗的人走进去,进去和诗人一起感同身受,同甘共苦。
如果是一个女诗人的春梦,你读懂了,你共鸣了,你就是女诗人的情人了——别怕,千古一爱本来就是佳话,李清照的邀请何尝不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梦想啊!可惜,与她共鸣太难太难。一般的诗人触摸不到她的裙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