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与诗魂
(2013-07-16 11:26:10)
标签:
诗歌探索文化 |
分类: 学诗札记 |
诗情与诗魂
——学诗札记之六
诗情,比思想来的艰难。思想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在实践中去总结。诗情却好像是学不来、借鉴不了,也总结不出的东西,说来她就来了,如果不记录下来,倏忽之间她又飞了。也许若干天、若干年后再次邂逅时,诗情也变得容颜苍老衰败不堪了,或者更本就不是原来的她!
就是因为难以琢磨,难以酝酿,瞬息即逝,变化莫测的原因吧,生活中经常有一些诗情迸发出来,但是当时没有记录,过后也就没有诗意,没有诗了,即便努力去找寻也是白费功夫!前些年,没有写诗的雅好,更加没有诗情、诗意一旦来临就提笔挥就的意识,所以前些年就没有诗歌作品。但是,不能否认生活中总该有诗意的片刻、诗情暴发的片刻吧!所谓“人人都是诗人”指的就是诗意人人会有,诗情在漫长的人生中总会偶尔暴发过一次、两次——比如刘邦作《大风歌》。但是,我们只是把有诗歌作品的人们称为诗人!
有著名诗人说“诗不是作出来的”,这我是深信不疑,有所感受的。有时候,突然诗情涌动,有了创作的灵感、冲动,已经默默地呼喊着了,诗歌、意境呼之欲出了,但没有笔、没有纸,连在沙地、黄土地上用枝桠记录的可能性都没有。等到墨磨好,纸铺就,犹如气功大师般运气提笔之时,诗歌就像树梢上的黄鹂无影无踪了!还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诗意来了,正好有纸有笔或者正好拿着手机可以记录几个关键词,也就记录了三两个词语。今天之后,有了时间,有了闲情,没有诗兴却想着做做诗人了,翻开记录,呵呵,记得是什么东西嘛!自己也搞不清楚,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境感触吧,情境在,感触却没有了踪迹,记录的几个词语竟然好像十分陌生、模糊,甚至不知所云了!
但是,无论诗情是多么难以扑捉,不好琢磨,终归人还是有记忆力的,有些感人的、震撼的犹如情思的原子弹般的情感体验怕是几辈子都忘不了的——有时候就是有一种似曾相识,好像上辈子就体验过的情感奔涌而出!对于这样的“深情厚谊”即便几十年后来回忆、来写作,也还历历在目,句句在心啊!可是,写作的时候,修修改改的时候、补补贴贴的时候、敲敲打打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许多细节没有完善,还有许多精妙没有体验,还有一些豪情壮志可以展示,还有更加深刻的哲理、情思有待挖掘!这时候再创作的诗歌就是“创造”了!比原来的震撼更震撼,比原来的深刻更深刻。创作过后回头看时,原来的诗意、诗情有的流失了,有的记录不下来,有的表达不出来。同时,又已经对原来的体验进行了一次再创作。这时候往往会想起郑板桥所谓的画竹的三种境界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其实眼中只诗是诗、胸中之诗是诗,语中之诗还是诗!但是,往往此诗非彼诗。眼中之诗是客观世界的诗;胸中之诗是主观世界被客观世界所感染引发的诗;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传播、感受的诗,既是诗人的诗,也是读者的诗,同时也是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诗!语中之诗是层层叠叠的诗意复合,在人们的领悟、解读、传播中成为“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