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景•境•意境
(2013-07-15 10:42:35)
标签:
文化文学诗歌探索 |
分类: 学诗札记 |
意·景·境·意境
——学诗札记之五
【百度百科】介绍: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看过百度百科的阐释之后,觉得还有话要说,还有未尽之意。总觉得文字作品分成“意、景、境、意境”四个层次来理解、诠释、欣赏比较好。
一、意。“诗缘情”,在诗歌里面“意”首先是“情”,其次是“理”——思想。所谓的“诗意”就是在诗歌中渲染的情感、理性。诗意,必然来自生活,来自实践。因为不同的人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千差万别,所以“诗意”也就必然有了“个性”,何况还有思想层次、情感体验、艺术表达得个别差异——这也是诗歌总是延绵不绝的被创作出来,新意不断的原因吧。
二、景。景和境的区别在于,景是单调的,景自然的,是客观现实的;境则是复合的景,更多主观的,人文的色彩。比如说心境、梦境、臆想之境。境,还可以是抽象的情境世界。景,是诗意产生的“种子”、“导火线”、“引爆点”,所谓“触景生情”、情缘景生!仅仅有了思想、意思,未必就能引起“诗兴”,如果“意于景合”就会感物伤情,情景交融,赋情于境,诗意顿生。
三、境。情于景合,就生发成为一种“境”,现实中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心境”、“情境”,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这里所谓的“感”就是被一定的“景”所触动、感染,比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者梦幻景观、社会景观——比如激动人心的聚会、游行等活动场景。意与景的结合就是“境”!
四、意境。是对境的经一步提炼,用文学的语言,用写意的方法把境描绘出来,创作出来,成为作品。是境与文字、与意像的完整的、生动形象的、化学性质的溶合!同事,又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复述和揣摩再生的情感景象。意境,有接近自然的真的“画图型意境”、接近社会的真的“场景型意境”、超越实景突出理趣的“抽象型意境”!三种意境并没有好会高低层次区别。而和情感表达的需要,作家、诗人的表现方式、体验方式直接关联。
文学性的诗词、文章可以根据其对意、景、境、意境的表达分成不同的层级。有意无情无文者乃应用文,可以排除在文学作品以外。单纯的“景”就像一幅图画或者流动的多幅图画,比如一张照片、一组照片,即便有一个主题,也因为缺少“情感”而只不过是文学作品的“素材”!当然,素材的收集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素材,就不会有文学作品。“境”应该是文学作品中的“小品”,比如一些小散文、随笔、杂文等——当然,这些作品中的精品往往能上升到有“意境”的高级层次!“意境”则是文学作品的高级形态。有的寥寥数笔,情境交融,堪称大作。有的长篇大论,缺情少境,枯燥无味,只能算是败笔、码字——和文学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但凡文人,一定要营造“意境”,否则不能称其为文人!很多的大文人,他本身就是一种高妙的“意境”,所以从者如流,他们的生活就是文学,真实描摹他们的传记、故事都是文学作品!比如李白、苏东坡、柳永。看到这些大家的名字我们心中都会诗意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