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诗歌 绘画
(2013-07-01 17:25:01)
标签:
诗歌探索文化 |
分类: 学诗札记 |
生活
——学诗札记之四
诗歌、绘画,毫无疑问是来源于生活的。当然,她们又要高于生活,他们表现的往往是生活中的美,即便描绘了“丑”也是为了反衬美!描写生活中的美、传达生活中的美、塑造生活的美、美化现实的美是诗歌、绘画的原始动机,也是诗歌和绘画的目的。
对生活中美的描绘,诗歌、绘画的不同不仅仅在于材料,内容也是有着区别的,有些诗歌“始终有画”却“难以描画”,有些绘画“画中有诗”却“不可言传”。把诗和画各做一个集合,再把诗和画做成“交叉集合”,不交叉的部分就正好反映诗、画的特性!
从表现方式来说,诗歌十分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笔走龙蛇,飞彩泼墨,似有还无却又纤毫毕现,酣畅淋漓!诗歌、绘画(写意画)强调的都是神似、神采,有神则出彩!这里所谓的“神采”其实就是对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诗歌固然是抒写胸臆,表现精神世界的,绘画呢——至少“大写意”应该是这样的!能不能“出彩”、“有神”实际上就是画家和画匠的区别,诗歌和打油诗、诗歌格式的非诗文字组合的区别也在于此!
同样的生活美感,可以用诗歌表达,也可以用绘画表达,只是凭借的方法、材料不一样,但“意境”却是相通的。通常是囿于“表现的美的图像”有所不同而侧重点有所区别罢了——更多的时候还是表现工具、技能的不同,工具和技能的掌握技艺不同。所以经常听到人们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通”。当然,诗歌、绘画所借重的“具体形象”以及“形象的描摹”是不相同的,诗歌抽象,绘画具体,诗歌靠描写,绘画要描绘。还有一些东西是难以用诗歌描写或用描绘描摹的。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其中对精气神的描绘既借重了诗歌的意象,又借重了绘画的意境,更为特别的是“书法笔迹”本身也能传达抽象的美——龙飞凤舞、刚健遒劲、力透纸背、圆润丰硕等等。
人们对当前热门的“口水诗”、“梨花体”、“羊羔体”诟病颇多。其实,只要他们是用美的语言——俗语、口语同样有“美语”——来表现美的生活,又描画了美的意象、意境,又有什么不可以“不漂亮”的呢?绘画可以单纯用墨,可以作素描,也可以工笔重彩,可以堆积油彩,诗歌为什么就不能多用几种语言形式?关键还在于对美的生活的美的表现——语言的雅与俗只不过的表现材料的差异!雅,未必就美;俗,未必就丑。当然,总不能用彩色的大粪和着清澈的尿水去绘画——那是要糗死人的!
诗歌,要用美的方式,表达美的生活、美的情怀,生活的美往往在诗歌的美妙意境中的到描绘、提升、美化。美的诗歌意境又往往会反过来促进生活的美化——把生活塑造、引导、装点得更加美妙,把人的心胸气质装点、熏陶得更加美丽——人类创作了诗歌,诗歌塑造了人类。这是诗歌的来源、特色、意义、真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