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观的阶层性
(2013-06-21 10:03:02)
标签:
社会探索杂谈 |
分类: 病相社会 |
权力观的阶层性
——病相社会之二十
国人是怎么看待权力的?对权力的立场、观念直接决定着民众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权力观决定政治框架,决定民生状态。
看看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渴望的核心权力是什么,再以此分析他们的权力观。
底层:核心是生存权。主要包括农民、务工人员、城市平民、下岗职工、蓝领和下层白领。能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达到“自食其力,丰衣足食,至于小康”就心满意足。他们最担心的是就业无门、物价飞涨、教育和医疗敲诈、社会不稳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储蓄,经不起风吹雨打。
基层:核心是财务权。就是经常讲的基层干部。县里的科级干部、市里的处级干部,都是没有人事权的“官员”,但是当了科长、处长,在底层眼中就是“官员”了。从底层爬到中层也确实不容易,到了这个阶层的底层精英是值得庆幸和骄傲的。考个公务员差不多是百里挑一!基层干部们看重的就是“签字权”——有没有公款消费的权力,有就是真的掌权了!否则是闲官一个。
老板:核心是所有权。《物权法》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有产阶级。谁是有产阶级?当然是大大小小的老板们。别以为自己有一套房、一辆车就是有产阶级,让别人笑掉牙,房子都没有,你去睡马路!人家十几二十几套,小三二奶都住不了再出租,那才叫老板。也有领导干部被叫老板的——这样的老板一般也有买十几二十级套房,养十几二十几个小的家当!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财产所有权和他公子野种的继承权。为什么法律不排除野种的继承权?多动动脑子就明白了!
文人:核心是立法权。在知识分子阶层中有自由派、立宪派、无政府主义派等他们议论来议论去就是议论“立法权”的问题。似乎立法权——特别是立宪权——一旦到了自己手上,那就“天下为公”了!只要这立法的权力不是百分之百地归拢在自己手里,那就对谁都不放心,认为谁都不可靠。所以这些年来这样的思潮,那样的思潮,一浪一浪地掀起。但是,文人毕竟不是实干家,也就是闹闹哄哄,写写画画而已。徒增几分热闹!何况,文人端的是谁家的饭碗啊,现在老百姓看书全是盗版的,日用品基本是山寨的,知识掉价的很!文人也就不值钱。
书记:核心是人事权。书记,当然是被授权的全权代理,即便是实行首长负责制的行政机关,也是要施行一肩挑的。不然就会“两个一把手”闹矛盾,就会政出多门,就会有“体制性弊端”。即便是施行什么常委票决制,书记不提名,书记不拍办,或者酝酿不好干脆就连会议都不召集,看谁还能把书记的人事权夺了!有些地方,出个卖官部长、阴毛部长之类的小角色,总让人疑心他们是不是垫背了、内讧了的结果。正常情况下……
N长:核心是决策权。书记做不到,不幸做了“二把手”,那么“人事权”是没有的,按照目前这体制“财政权”也是要下放的。抓权的办法当然有,那就是决策,把财务决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然后就放开手脚去搞发展决策、项目决策、开发决策——当然是既发展又发财的项目。一年到头,从上岗到离任天天跑项目,餐餐陪老板,夜夜开宾馆——今天开发这个,明天开发那个,那个累呀,累得腰子一天到晚都又软又酸,一天三餐伟哥都硬不起!
拉杂写来,好像说了几个阶层,又好象驴唇不对马嘴。但是用“权力观的阶层性”或者说掌握不同权力的阶层来分析,这个“层次”也是十分清晰明了的。这两天正讲群众路线的问题,只是这风马牛不相及的权力观怕是十分难得统一起来,心不往一处想,也就只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