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风春林
春风春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943
  • 关注人气:1,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灰色舆论”

(2013-06-19 11:26:01)
标签:

社会

探索

文化

分类: 病相社会

警惕“灰色舆论”

——病相社会之十九

 

按照法律,档案局工作人员杀局长,不论什么理由都是有罪。但有人却说杀人有理!批准进口转基因大豆,专家们尚且不置可否,民间却传闻“危害十分严重,祸国殃民”;清理整顿“火箭提拔”,本来是一片叫好之声,却有人说“当事人属于无辜”;“双规”无疑是目前十分有效而且比较规范的反腐败措施,有人偏偏找到专家来论证一下“双规违宪”……但凡法律规定的、群众公认的、道德支持的、政府推行的……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的舆论,总是有人站在另一个侧面来探讨并频繁广泛地发表“一孔之见”,混淆公众视听。当然,这种侧面舆论又还不是反面的,还不能称其为“反舆论”、“黑舆论”,更加不能上纲上线说其造谣,说其违法,暂且称之为“灰色舆论”吧!

“灰色舆论”就是站在正确舆论、主流舆论的侧面,做不同于正确舆论的,模凌两可的、是非不辨的、爱憎不明的舆论宣传。要说它是反面舆论,它又没有十分明确的反动意图和立场,甚至还“不是故意的”。就是因为其立场不甚明确、意图不很清楚、论据含糊其辞,论证稀里糊涂,让人越看越不明白,甚至会误入歧途,跟着感觉走。所以,危害十分严重。总是让一些不熟悉相关专业技术的人员,不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们,不能够深入探求真理的群众等被越说越不明白,越说越糊涂……最后,跟着起哄!

按照以上分析,舆论就可以分为三类:正面舆论、反面舆论、灰色舆论。正面舆论、反面舆论都是“旗帜鲜明”的,便于判断。灰色舆论则不然,好像是对的又好象是错的,左可右也可,含糊其辞,混淆正误,美丑莫辨、是非不明。鉴别起来比较麻烦,特别是对并不专业又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而言,真伪难辨,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必要费力劳神去区别它们。这样一来,灰色舆论就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群众对很多理论、真相、道理、法规等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很大的事物不太关心,也没有时间、精力、能力和条件、心情去关心!

现实中,正是因为“灰色舆论”引导,赵红霞差不多成了反腐败的英雄;雷政富几乎成了被奸商们迫害的典型;搭上了火箭的干部们似乎都是被迫害才“上了贼船”的;像刘志军这样的人也还是“巨大贡献”的!人们在灰色舆论的导引下,一会儿用法律标准、一会儿用道义标准、一会儿用情感标准,甚至古今混用、中西合用,或者干脆就用未来人、火星人的标准来衡量事物、事态、人物,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永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沌状态!援引的标准不同,是灰色舆论形成根本原因——标准不一,导致是非不清,导致舆论混乱,形成灰色舆论!

可怕的倒还不是标准不一!最可怕的是有些所谓的记者、专家、名人、官员故意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来宣传、来开脱,来把本来并不糊涂的人们搅合得分不清是非黑白、美丑善恶、东西南北……

如今,微博、论坛、短信、民谣甚至主流媒体都充斥着“灰色舆论”。这是有关方面应当关注和警惕的,不能让灰色舆论充盈了群众头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烟花园
后一篇:书与废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