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学习的进程
(2013-06-17 10:46:01)
标签:
公务员面试辅导心得教育 |
分类: 春之耕 |
公务员面试学习的进程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教学过程中发现面试学习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对于考生来说,其学习的进程直接决定成绩。这个进程不仅仅是由学习时间长短、学习热情高低来决定的,而是和基础知识、领悟能力、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因为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考生来说基础知识、领悟能力都是既定的,所以面试学习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进程十分重要——便于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学生也有必要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便合理安排学习。
第一阶段:懵懂直觉阶段。对面试的礼仪、程序略知一二;对面试的内容也是粗浅了解。比如听说过、看过相关书籍。基本上没有做过模拟。这种状态下做模拟的话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紧张,即便初生牛犊不怕虎也难免紧张,因为没有经历过,因为懵懂而畏惧。二是答题十分简单,思路无从打开。不知道为什么会考这些题,考这些题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更无从琢磨考官的心思,经常答非所问。比如,问:你喜欢看什么书?一般就是回答小说,或者诗歌,或者杂志就无话可说了。不会去介绍具体内容,也说不出为什么,更不知道借机推销自己或者对照自己的岗位需要做介绍。再如,问:介绍一下你的经历、背景。有的考生会理解为人际关系背景,大谈自己“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二阶段:程式模板阶段。通过反复练习,模拟过各种常见题型,对每种题型都有了感性认识,并且被灌输了“模板”意识——有了老师教给的“答题套路”。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按照模板去“套”题。但是往往比较呆板、生硬,缺少灵活性。遇到某种题型变形、两个以上题型叠加的,或者题干比较复杂难以判断题型的就束手无策,茫然紧张,张口结舌。绝大多数公务员面试培训就是做到这个阶段。然后就“师傅引进门成就靠个人”了!这个阶段,考生只能机械地套模板或者鹦鹉学舌,只有个别敏捷、优秀的学生可能突围上升。一般地,处在这一阶段时多数考生一次模拟结束后会觉得有很多要点模拟考场上想到了,但是没有讲出来,要是补充一次,重来一次就会好得多了!一离开考场就是遗憾、后悔,但是悔之晚矣!
第三阶段:思维发散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一般要做10—20套面试题(三、四道题一套的),常见的5—6种题每种题型都熟悉5—10道题,并且掺杂着做过一些变型题、叠加型题、主观叠加型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题型讲解了:模板、解题思路、答题要点(参考答案、分析方法)、升华方法和方向。进入这一阶段后,考生中有的人思路完全发散开来,有很多话要讲,经常出现答题超时的情况。如果说第二阶段要求学生答题时要争取多答——“做加法”的话,这一阶段就是如何做好加法的阶段。一般情况下要告知考生考试时间到,同时又要鼓励考生继续做,只到把想讲的、该讲的讲清楚、讲全面为止。也有的学生还打不开思路——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缺少哲学、逻辑学知识,又不能按照常识来分析、理解题意。或者发散思维的能力、技巧欠缺。这个阶段的考生上考场就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对于“后进生”除了启迪思维以外,还要考虑临时弥补知识缺陷。
第四阶段:准确精炼阶段。通过模拟练习做了大量的“加法”以后,就必须进入做“减法”的阶段——就是要准确地把握每一考题的“考点”所在,紧扣要点并用精炼的言语来表达。要进入这一阶段,除了思路清晰、语言精炼以外还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分析掌握出题意图和考试要点。审题时要把所有的题目都看一遍,分析每道题的题型以及近似题型、相同题型之间的区别,并思考为什么考这几道题,考官的意图何在——就是每道题具体要考察自己哪方面的能力!然后按照考官意图作答。二是综合审题找到并突出自己的特色或者亮点。一套试卷,3—4道题,对每一个具体的考生来说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考生的知识储备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懂得“有舍有得”、“发挥特长”、“展示优势”的道理,难题简要作答,按照模板把要点答到就行。对自己熟悉的题就一定要做大做强做出亮点、特色,务必升华上去,让考官跟着自己的思维跑!对于思路开阔、敏捷的考生来说要注意的是考试的时间毕竟是十分紧张的,不要每道题都追求完美,要懂得放弃!
第五阶段:自如升华阶段。进入这一阶段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丰富的知识。见多识广并且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重大民生政治主题敏感而又有独到见解。二是厘清考官意图。对考试规则、出题意图(考官思路)能准确把握。进入第四阶段的考生可以尝试自己出题来给后进生或者老师做,特别是可以 和老师互换角色模拟练习,练习后交换意见。通过反复练习方可达到这一阶段的境界。这个阶段的答题特征是: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任意一套结构化面试试题,并能够和考官自如地交流,能够全程牵着考官的鼻子走——让考官听得焕然一新,如痴如醉,当考官恍然大悟时,考生已经答题完毕!
第六阶段:驾驭考场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面试教师要能熟练掌握,一般的学生只需要了解就行,特别优秀的考生要能够达到这一境界。所谓“考神”就是这类考生!自2012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的面试考卷从“题与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现了三种类别:一是互不关联型。三、四个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题型不同。二是一线贯穿型。一般是用一个事件做线索,把三、四道题串联起来,即是时间顺序又是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题目难度往往层层递进。三是同一主题型。三、四道试题从不同的侧面论证某一主题。考生不综合审题就容易在答题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不同题目之间答案雷同的情况。更难把握的则是不能抓住不同题目各自阐述的重点。面试辅导老师,优秀学生应该了解这一趋势,并且通过练习能够达到驾驭自如的境界。在非常优秀的考生之间的竞争往往需要达到这一境界才能稳操胜券。艺无止境,此乃胜境,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必然成为考神,无往而不胜,稳操胜券!
公务员面试考试前期的学习、训练往往停留在第二阶段,真正是“浅尝辄止”,这是对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