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学作诗

(2013-04-09 13:11:26)
标签:

文化

思考

分类: 学诗札记

为什么学作诗

——学诗札记之二

 

最近,学习新诗,偶尔也作诗。发表了几首诗,被网站加精了几首,自己满意的也有几首。作诗的初衷有所实现,但还有很需要深入学习研究,需要探讨请教的东西。简要概述如下,恳请网友评点指教。

一、抒发感情的需要。人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有些感情是微妙的,有些感情是复杂的,有一些难以直接地通俗地表达甚至难以用诗歌以外的文体表达。这就是学诗、作诗的初衷。学习过程中发现在抒情方面诗歌是有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不具备的优势的。比如对一种细腻情感的直白表达、反复吟咏、形象描绘、隐晦传达等。经常有灵光一闪的情感入诗或者在写诗的过程中突然闪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的情况。

二、锤炼文笔的需要。因为诗歌特殊的形式要求,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强调短小精悍、生动形象、声韵节奏等,便于集中时间、精力反复推敲、吟咏。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篇章结构能力、修辞运用能力、意境构想能力等都有便利。以前的写作注重叙述语言,写诗歌则更强调描写;通常写作是为了说明、阐释、论证,写诗则主要是为了抒发感情、传达情感。有些诗就是写给某一个特定的人看的,就像私信、像情书,但是用书信体散文是不太便于表达、传播的。

三、集零成整的需要。生活中经常有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因为生活复杂、凌乱、千头万绪,情感体验也经常断断续续,有些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情感体验会“一闪而过”,有些情感本身就是“灵光一现”,如果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单篇能成“诗”,多篇综合就能反映情感的过程,甚至聚集成一种宏大的情感思想。日常所写的诗歌就成了一些宏大抒情作品的题材、素材。

四、陶冶情操的需要。文化知识需要不断积累,性格也有一个形成过程,方法、智慧也需要不断思考、创新。人的情感同样有一个生成、发育、长成的积累过程。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具有宽广的胸怀,或者生来就柔情似水,或者一直是就刚正不阿或者麻木不仁。人的情感的品质、强度都有一个积累、成长、变化的过程;人的情感的表达方式、表达能力也有一个不断砥砺的过程。这个“情感的发育和表达过程”用诗歌来记录促进表达是一条捷径——至少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如此。

五、拓展体裁的需要。不同的文体自有表达其独特内容的便利性。有些内容还必须借助诗歌这种形式才能得到最好的表达——当然不仅仅是指抒情——叙事诗、哲理诗也不乏佳作名篇。作为一个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爱好的人,学习诗歌是非常必要的。诗歌素有“文学的最高殿堂”的称号。学诗也就是为能够登入文学的大雅之堂做努力吧!

以上五点是作诗的本来目的,也有些属于近来写诗过程中的感悟、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想一想
后一篇:花痴之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