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书橱的随想(三)
(2013-03-10 09:35:20)
标签:
人生感悟文化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面对书橱的随想(三)
书橱里有不少的古文书:《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诗经》、《离骚》……当然,现代、当代的白话书籍要多的些。按照文言、白话来分成两类,在对比一下是否读过的书籍比例:文言类书籍读的很少很少……作为一个学习“中文”的中国人竟然没读过几部国学经典……我看着书橱发呆、打颤、似乎又有点冒起汗来!
这些年来看书还是算努力的,尽管看得不快也不多,但基本上已是书不离手了。回顾一番,有时候想把一本书重复看一遍都觉得很忙、很急、要看的书太多太多,又匆匆忙忙往前赶了……总是那么急急忙忙紧紧张张地,为什么效率就是那么低下呢?
突然看到《论语》,自问《论语》我读懂了吗?还能背诵几篇吗?想起“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来: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卷七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是真的吗?真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你信不信,我信!我就是相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仔细反思一下,这些年来的读书、学习,自己精读过多少书籍?悉心研读过多少书籍?自己有过静心钻研的平静的心态吗?连读书都不能静下心来,何况做事,何况思考?经世治国岂可在一种浮躁的心态之下而为!
原来“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种平静的心态!
没有一种平静的心态,能够静下心来研读《论语》,而且是一生一世地揣摩这一部经典吗?能够不烦躁激进地东翻西找引经据典吗?东翻西找引经据典的过程不仅仅浪费了大好时光还搅乱了心态,还错过了机会消耗了精力,还搞乱了人心!人心一乱,后患无穷,还求什么天下大治!不放就拿了一部论语反反复复地诵读,倒背如流,犹如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了,要的就是这种“有口无心”的静态——静心思考、谋划治国的方略,精心谋划实施,不慌不忙地来,以静制动,以静求成……
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静心一处,胜思虑万千!人生,总是“入世很浅”,事业总是“无从升华”,原因何在?不能静下心来,不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专注于一处一事!
我需要重读《论语》或者《诗经》或者……其实不必或者,就是需要选读一部经典,反反复复倒背如流然后再反反复复倒背如流……我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地思考和专研,不能被浮华的世界迷离了双眼,不能被浮躁的心情左右了心态!
今晨,我望着书橱发呆,我想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我看到了我心憔悴!让心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