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不 遇
(2013-02-04 14:02:06)
标签:
人生感悟杂谈 |
分类: 不惑以后侃人生 |
说
——不惑以后侃人生
人生总是处在遇和不遇两种状态,或者遇到了好运气,或者遇到了好时代,或者出门遇贵人。纵观千百年来的历史,人生中“不遇”似乎是常态,而“遇”似乎是偶然或者说是难得的片刻!因而,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的千年感慨。
那么,“不遇”真是人生常态吗?怎么才能把“遇”转变为人生的常态呢?
首先,看看什么是“不遇”。不遇就是不得志,不被赏识。“不得志”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主观愿望不能实现;“不被赏识”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来看,没人欣赏、帮助、重用。如此看来,“不遇”真是一种内忧外困郁郁不得志的状态!
第二.谈谈人生的“遇”。“遇”至少可以分为四种情况来看:遇上了好时代、遇上了好机会、遇上了他人赏识、自我满足了。这是种情况都要辩证地看,“英雄无用武之地”可能是没有遇上好时代或者好机会,也可能是无人赏识或者自己不知餍足!在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中强盗、窃贼未必就能“遇”!在一个穷兵赎武的时代,秀才未必就能“遇”!在一个崇尚科技讲求创新的时代,懒散愚钝者未必就能“遇”!
综上所述,决定人生“遇或者不遇”的因素至少有时代背景、个人素质、人生际遇(包括家庭条件、他人赏识、偶然机会等客观的外在的因素)、心理认知等四个方面。除了时代背景以外,其它三个因数都是可变因素,这三个可变因素又有个人素质、心理认知两项是基本上由“自己”所决定的!甚至人生际遇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争取“优化”,例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人们既可以选择去上海南京,也可以选择去延安!当今时代,人们既可以用手投票也可以用脚投票!这么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
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遇与不遇主要
尽管每个时代里都满是默默无闻的人们,但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大红大紫的人物!因为历史基本不会记载依靠“精神胜利法”得胜的人物。因而,遇与不遇的变量就只剩下两项了:个人素质、人生际遇!
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关于个人素质,此不赘言。
人生际遇包含的因素有家庭条件、职业状况、交际圈子、他人赏识、偶然机会等等主要可变因素有“职业状况、交际圈子、他人赏识”三个。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说的职业状况,对于女人来说还有第二次选择家庭的机会——其实现代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说家庭条件有时候也是一个变量。和人生际遇相关联的主要可变因素也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你可以选择职业、选择交际圈子,也可以博取他人赏识!而且,这些变量,他人基本上是左右不了,决定不了的,也就是说主要地取决于自己的抉择和努力!
因此,遇或者不遇,主要取决于自己!
因此,通过努力,“遇”才是人生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