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消费”使你成为“负翁”
(2011-09-03 23:45:56)
标签:
思想、杂谈、杂谈 |
分类: 春之思 |
不仅有经济上的“负翁”,还有知识上的“负翁”、思想上的“负翁”、情感上的“负翁”、人际上的“负翁、自由上的“负翁”……
收入相差无几的人们,几年后有的人有了积蓄,有的人有了投资,有的人有了车,有的人有了房,有的却成了负翁!
为什么呢?
奥秘全在消费的主动与被动两种消费观念这“一念之差”。
一般地,生活消费是比较被动的:肚子要饿,人就得吃饭;天要打霜下雪,必须穿棉衣!这似乎完全是被动的,即便再怎么精打细算总得要吃、要穿、要开支!其实,这就是消费观念的误区!省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不影响生活的质量。比如,棉衣可以反季节提前买、饮食可以自己勤快点动手做、冬天开空调和烤火箱耗电量的区别很大、服装买名牌的多穿几年和劣质的经常换开支基本相当、住房不仅可以合租还应该考虑交通费和物业费的支出等等。不同的思路、观念,决定一个人是成为“富翁”还是“负翁”!
本人不研究经济学,最近几年研究如何做人、做学问,发现知识“负翁”、思想“负翁”、人际“负翁”、情感“负翁”、时间“负翁”、自由“负翁”等等几乎满街满楼地存在,很多“负翁”还处在不自觉的状态,有的“负翁”有所感觉却几乎又无力与“负翁”的现实境况抗争,总是在表演人生的“喜剧”,展示人生的无奈和悲哀!惨不忍睹!
知识、情感、时间、自由等等的“负翁”和经济“负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透支”并且预期的“收入”难以补偿已经发生的支出。
知识的“透支”使人“黔驴技穷”了,却又难以更新,难以深入,难以扩大知识面,难以提高知识水平,面对知识老化,落伍与时代了,自己却身心疲惫,精神萎靡,自暴自弃,不想再学习了——这就是“知识负翁”。
“思想负翁”最大的特点是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感觉自己“思维慢半拍”:今天,想通一个问题,开了悟,到网上一查,现成的思路已经在百度、搜狗、谷歌里面放得生霉了;今夜,想到一个发财的“金点子”,明天早上到街头一转,满街都是搞这生意的,只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研究了好几年,辛辛苦苦写好一篇论文寄出去,编辑竟然退回来还附言劝告“注意,今后不要雷同”!
也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欠人家的人情,谁找自己办点什么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好事、坏事,明事、暗事,都没法拒绝,到底欠了人家多少,欠了人家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是情理上不能推脱、拒绝人家,人家也觉得你不帮忙就对不起他自己,要你帮忙是天经地义的!还不完的人情债,不知何时紧紧纠缠住了自己,这就是“情感负翁“!
事情好像永远做不清楚,任务永远没法完成,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永远没有个清闲之日,没时间陪孩子、没时间管家务、没时间享受生活,没时间给同事、朋友、亲人、领导一个哪怕是假装出的笑脸——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了“时间负翁”了!
违法乱纪、行贿受贿、贪赃枉法、作恶多端、贩黄养黑,纵欲无度,没几年就把以后多年甚至一生的自由给消耗殆尽,一旦恶贯满盈,东窗事发,就只有束手就擒,在铁窗下赎罪忏悔去了——这样的人不是“自由负翁”又是什么呢?
其实,绝大多数“负翁”并不是人生境遇所致,而是“被动消费”的结果,倘若能转被动为主动,必然就能变“负翁”为“富翁”。
你是什么“负翁”?
转变个消费观念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