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度信访工作情况汇报

(2010-11-18 20:46:38)
标签:

信访工作

文化

分类: 春之耕

2010年度信访工作情况汇报

 

2010111月,**市、县两级信访部门受理群众信访事项 5751件(次)23401人次,同比件(次)减少42.18%,人次减少36.80%。其中群众来信1184件次,同比减少 58.14     %;群众来访4567批次22217人次,同比分别减少34.92%和减少35.03%。重复访1245批次 3062人次,按批次同比下降15.59 %;越级访947批次4549人次,按批次同比下降   13.11%

一、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情况

落实中央要求的同时,我市对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作了更高、更细、更严的要求:一是增加了定期接待的“密度”。市委、市政府领导每月接待群众一天;县委、县政府领导每周接待群众半天;市局领导每周接待群众半天;县局领导、乡镇领导随时接待群众。今年111月全市市、县、局、乡四级领导共有1500余人次接待群众30000余批次120000余人次。二是增加了定期接待的“强度”。凡领导公开接待日接待时不能即时答复办结的信访事项一律由领导签批督办函到相关职能部门,限期办结并回复。对复杂的集访、积案、敏感事项一律采取市、县联席会议向领导个人交办的“包案”方式办理。市委书记、市长、市政法委书记等领导带头“包案”,全市市、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共“包案”3604件,按期办结率达到83.26%,包办案件重复访比例仅36.26%、越级访比例仅27.36%。三是增加了定期接待的“途径”。推行领导干部“下访、约访、陪访、抽访”制度,要求市、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下访”,市领导每月1天、县领导每月5天、县局领导每月5天以上;对重大、敏感、复杂事项进行“约访”,召集相关部门、人员集体接待;陪访就是对自己不太熟悉或无权答复的信访事项,领导干部要安排时间陪同信访人到相关职能部门咨询、办理;对辖区内重要的、影响面大的信访问题由联席会议拟定抽查方案,请市、县党政领导直接向职能部门、信访人、包案人、辖区领导抽查、询问办理办结情况。111月,全市开展下访3026人次、约访4036件次、陪访2500件次、抽访1302件次。

二、联合接访情况

**市的联合接访活动开展的比较早,**2007年就推行了联合接访;2008年为做好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信访工作全市大范围阶段性地开展了联合接访活动;2009年初市联席会议决定在******开展试点;“*[2009]10号”文件颁发后,我市市、县两级联合接访活动基本形成长效机制。前些年,由于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对联合接访活动我市从机制、制度建设入手,突出强调联合接访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对相应的办公场地、设施没有提出具体要求,致使今年全省要求建设“信访接待大厅”的工作稍有滞后。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对各县市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市里已经建设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信访接待大厅,还投入120万元配置办公设施,年底前我市信访接待大厅将投入使用。全市各县(市、区)的改建、扩建、新建的信访接待大厅均可在春节以前投入使用。按照“设施先进、功能全面、便捷高效、服务民生”的原则,全市信访接待大厅统一设置六个功能区:人工电脑接访区、电子视频接访区、法规咨询查询区、公开办信区、训诫稳控区、机关办公区。

三、矛盾纠纷排查情况

我市长期坚持抓紧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要求每月排查一次,建立台账、逐月督查、按期销号。我市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抓项目推进跟踪、抓决策执行反馈、抓历史遗留督办、抓串联集聚上访、抓时政热点问题。通过这“五项重点排查”牵住了信访工作的“牛鼻子”,有效遏制了信访高发态势。111月全市累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8890件,其中有上访意向的1864 件,占实际上访量的 32.6 %(件次比),领导包案中属于排查发现而包案的占74.2%。正是因为排查、化解、包案到位,极大地促进了我是信访形势的全面好转。自2009年全市信访工作呈现“一好转三提高五下降”良好态势,2010111月持续保持了这一势头。一好转即:信访秩序全面好转;三提高即:信访办结率、停访息诉率、群众满意率提高;五下降即:群众来访、群众来信、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总量等重要的信访情况标志性指标均明显下降。一年来,我市到省访与全市人口比排名全省末位,而且是全省没有人员到上海世搏会上访的市(州)的之一,被省评为上海世搏会期间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四、信访积案化解情况

**市的“集中化解积案和老户活动”2009年即已全面深入开展。2009年初,全市排查登记两年内重复进京访的“老户”有89人(件),其中进京重复访次数最多的2008年内即被登记14次。我市采取市、县、局、乡党政一把手“跟踪包案”和一名领导、一名律师、一名公安干警、一个主管单位、一名信访人亲友、一个帮扶项目的“6+1包案”方式将责任明确到人。2009年年内化解74户,化解率达到 76.7 %,因信访人自身原因年内未能化解的,也实现了稳控到位。2010年继续加强该项工作,并将工作重点转向“越级访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不再产生新的“老户”。截止11月底,全市进京访同比批次减少46.11%、人次减少37.04%;赴省访同比批次减少32.56%,人次增加3.74%;到市访同比增加24.94%、人次增加28.07%。市本级没有发生越级访,全市没有发生进京集访和缠访、闹访,2009年登记并处理好的“老户”无一赴省进京。无人参加部分复退军人、银行协解人员、原民办教师等各类全国、全省范围的串联访。

五、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2010年,**市市、县、乡三级政府预计筹集资金1105万元用于救助特殊、困难信访人员,这是落实2009年省委8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市的信访救助活动以2009年省委8号文件的落实为界,分为两个阶段:8号文件落实前,为“接济式零散救助阶段”,时间自2006年开始到2008年止,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10万元,用于救助特别困难的信访人,为信访人提供食宿费、车费、医疗费、购置衣物和基本生活用品。各县(市、区)也安排了3-5万元不等的救助金,支出途径和市里基本相同。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在驻**办事处、驻**办事处也安排了3-5万元不等的资金。这一阶段,全市每年实际支出的救助金在50万元左右。8号文件落实后,我市的救助活动有了质的变化,进入“扶持式大额救助阶段”,2009年市本级安排了信访救助金15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了10-80万元不等的资金,全市合计安排了910万元。有些县(市、区)还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安排资金,全市累计为60余万元。这一阶段的资金使用除了上一阶段的相同科目外,重点用于合乎情理的信访事项补偿、扶持因访致贫人员恢复生产、帮助特殊信访群体购买养老保险、资助信访人子女就学、实施大额医疗救助、投入信访事项密集区公共设施建设等。这些救助活动的开展切实解决了信访人的合乎情理的诉求、解决了信访人的“民生”问题、化解了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信访问题的“案结事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2010年,进一步安排好了信访救助资金的预算,截止目前市、县两级已到位资金650万元。年初,我市即完善了《怀化市信访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支出管理,各县(市、区)也严格按照相关财政、审计政策规范了资金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