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  颜  见  恩  师

(2010-09-28 15:01:18)
标签:

思想、杂谈、

教育

分类: 春之情

 

班主任谢老师不仅教给了我知识,更教给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正是因为教我做人的道理,她成了我心目中最为敬佩和感激的“恩师”,也正是因为她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而让我深深感受到无颜见“恩师”的苦恼。可千万不要误解,以为我违法乱纪了,伤风败俗了,都不是,我虽然不定称得上“谦谦君子”,为人倒还是正派。只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离老师离得太远太远了,贴近现实又贴的太紧太紧了。

我是1984年秋进初中的,后来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跳出了“农门”。走上社会之后教过书、当过文化专干、秘书、镇长、乡党委书记,现在又到市政府机关工作。自初中毕业后经常想念初中时候的班主任谢老师,并且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恩师的感激、思念:读师范期间,经常给谢老师写信,汇报学习成绩,谈人生理想,也向老师报告“思想”——其中有连父母都不会知道的“小秘密”;教书期间,有空就去老师家里坐坐,聆听教诲,希望有一天也像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德馨如兰;后来做文化专干了,还是总喜欢把工作得失成败报告给老师,特别喜欢让老师分享我成功的快乐——也许更多的是虚荣和炫耀吧。但是,那时候老师总是夸我“有能力、有作为、有志向”,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俗气”。

再后来做了秘书、镇长、书记,就“重任在身”了、忙忙碌碌起来了,也许是“为人民服务”太忙,也许是“向领导汇报”太多,忙得“恩师”都十几年没去探望了,只是每年在教师节作报告时才公开表达“尊重、感激和祝贺”,当然“恩师”听不见,也不知道。有一年教师节的讲话中,我向教师们坦然报告了自己“无颜见恩师”的三个原因:

一是“理想”变得“现实”了。从政的初衷是做个“好官”,可“乡官”位卑权小,能做个“好人”就不错。自己原有的“忧国忧民”的理想转化成“修身齐家”念头了。一切理想的人生追求都变成现实的利益追求了。

二是“骨气”变成“俗气”了。“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书生意气基本没有了、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刺头棱角磨蚀了,耿介、孤傲、清高都被亲和圆通替代了。有欲有求的人,难以刚烈,难以脱俗。借口到是冠冕堂皇:为了群众利益求人、为了单位利益求人。似乎总是忘记还是自己在求人,自己也是受益者!

三是“道德”要靠“盗德”了。有人骗钱,有人骗色,有人骗官,骗啥得啥,还有人骗“道德”,同样得到了道貌岸然的形象。我虽不到需要“骗道德、树形象”的地步,但道德境界与“恩师”所要求、与“恩师”所达到的境界的确相去甚远。“道不同,不相与谋”,为了不污染“恩师”的耳朵,我只好“敬而远之”。

年届不惑了,很想去看看恩师,又很怕见恩师,见了面如何汇报近年的“修行”啊!

有时,很庸俗地想:恩师的道德教育是不是不合时宜呢?恩师的道德水准是否也适应新形势而“与时俱进”了呢?

据说,孔夫子当年也不合时宜。愿恩师健康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