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玫瑰》:冷眼再看法外情

标签:
娱乐杂谈 |
拿《圣诞玫瑰》和《桃姐》相比,显然会被很多人讥为“肩膀头子”对“胯骨轴子”。就是这么两部看似不搭噶的,甚至风格和内容上都相去甚远的电影,却同样能找到些让人共鸣的共鸣来。
《桃姐》好比是艳阳普照之下,友人、亲人间手拉着手,一块儿闲话生活中,抒发温情;
《圣诞玫瑰》则是阴森雨夜里,几个陌路生人,不得不擦肩而过、谨慎前行,甚至敌视抵抗;
《桃姐》用极度生活化的手法,和清清淡淡的视角,将人世间最普通最平凡的情感,娓娓道来,如白开水一般,虽无色无味儿,却沁人心脾;
《圣诞玫瑰》则是以强烈的矛盾冲突,悬念四起的方式,营造出社会复杂阴暗的一面,人心叵测的现实,像是一杯浓浓的苦丁茶,苦到舌根,涩到心里。
“性侵案”,或许在《圣诞玫瑰》中,只是个夺人眼球的噱头罢了。影片真正要关注和坦白的,是当下纷繁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难解难析的关系:父子、夫妻、同事、朋友,甚至工作中的死对头……这一点恰如同《桃色》里着重要抒发的主仆谊、母子情那般,后者是专注一处、情动世人,前者则是遍揭伤疤、情何以堪!?
法庭戏,一向是香港影人们的最爱。往好处看是因为香港是法制健全之地,往赖处看香港的弹丸之地实在没有更丰富的空间施展影视剧工作者们的才华罢了。早年间同样情系华仔与叶德娴女士的《法外情》,已然被奉为此类题材的经典。但《圣诞玫瑰》场场令人揪心的法庭戏份里,接连上演检控双方的律师争辩、斗志斗嘴,原被告和证人们相继登场的无奈自白,同样精致。其间循序有秩地穿插铺陈,外加主人公间或猜测或审视或关心或恻隐的情感摩擦,逐渐将“人心难测,法理难共情!”的主题推向高潮。
再简单介绍下影片的主要人物,并且几位影帝影后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钢琴教师桂纶镁,外表秀美却身残弱势,心底的隐衷与身世的谜团,自始至终都似乎暗含着整个故事的答案;因强烈的正义感驱使而由辩护律师转做检控官的郭富城,胸怀大志、誓要分清世间黑白,却因儿时眼见父亲的“工作失职”而留下情感阴影;知名医生张震,有妻有儿有家庭,代表了社会里的强势人群,面对弱者有恻隐之心,或也掺杂其它情感……
总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朵“圣诞玫瑰”!
PS. 喜爱这部影片的人们皆称赞杨采妮的勇气和犀利。而杨编导的电影智慧同样令诸多同行甚至前辈们抬望,徐克与张之亮的参与多少监制几何,不得而知。但单单凭杨采妮初次自编自导,将如此敏感的将现实主义题材融入进人性与道德披露,法理与情感的展现,着实可敬。杨采妮能否成为第二个许鞍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