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编辑部故事》的入戏、出戏与脱戏

(2013-04-29 22:17:11)
标签:

娱乐

杂谈

《新编辑部故事》的入戏、出戏与脱戏

根据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一当今表演界的典藏所开创的表演体系,亦称为体验派。理论上来看,所谓体验派,则是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要求演员们无论在舞台上或是戏剧里,或者说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做到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常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这似乎在我们外行人看来,叫入戏。

实践上来说,这部洋洋大观的《演员自我修养》,还给出了以形体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就像《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不断地在“引经据典”和“街头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着“戏剧人生”或者说“人生如戏”的激情荡漾。在笔者看来,这也是所谓的出戏和脱戏。

可以说,如此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不但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它还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此上纲上线,旁征博引,凭笔者管见,并非只为“戴高帽”。只是在看了《新编辑部故事》后的浅见薄论而已。在此与人分享,讨论下这部《新编辑部故事》在表演上的亮点罢了。原因,则是全在于当年风靡一代的老《编辑部故事》,无疑是难以言表的经典。

而这部《新编辑部故事》,诞生于信息高速传递的今天,故事主体之厚重,观点视角之独到,已然无法与当年只停留于书刊报纸等形式上的纯平媒独霸的年代,相提并论。尤其是在这个无网不至的微博岁月里,大众的视角已然宽阔到诸多人的想象力之外。因此,新剧的内容在迎合时代热点和当代人特点的前提下,大胆地将影视剧的“硬件”之一——表演,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开创:将情景喜剧和舞台剧结合一起,既有类似《粉红女郎》的“活漫画”形式,又类似《武林外传》的章节体;在几位主演精心设置和大胆尝试之后,其结果是,将剧中的人物和剧外的社会有效且广泛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剧中人都是颇具代表性的社会人物,还有效地承担着旁白者的作用,既有表演体语,又有内心读白;而表现形式上则更加大胆,以体验派的核心特点为主,动用了包括语言、表情、肢体,甚至双簧、载歌载舞等等多种多样的尝试,可以说是一次戏剧表演的大杂烩,亮点频出!

在连番的入戏、出戏与脱戏的精彩演绎下,演员们将《新编辑部故事》拿捏得既有小品的精悍乐趣,又不乏情景喜剧不断创新,更难得无厘头和后现代般喜剧特色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