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月,“自曝家丑”前,中酒协做了什么?
(2012-11-27 15:51:20)
标签:
行业标准中国酒业协会酒鬼酒塑化剂财经 |
分类: 酒业笔耕 |
有媒体认为:此番“塑化剂风波”,作为行业协会,中酒协“知情不报”是“不作为”;而有专家指出:中酒协的“无作为”是“无法作为”,体现了目前行业协会的尴尬地位。
11月19日媒体曝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文章同时引用白酒行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一份内部文件称:白酒“塑化剂”超标普遍存在,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一时间,中国酒协“自曝家丑”的文件引起各种热议。当晚,中国酒业协会在其官方网站挂出正式说明,在确认此内部文件存在的同时,刊出了文件全文,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澄清,白酒“塑化剂”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初步的走向。随后,有关质检部门针对涉事白酒的检验近一步证实了媒体与协会的有关说法,“塑化剂”事件水落石出。
有专家认为:作为行业协会,酒协“知情不报”是“不作为”;而有专家指出:酒协的“无作为”是“无法作为”,体现了目前行业协会的尴尬地位。
应该说,做为一个行业协会,中酒协从一开始,就在积极的为解决行业存在的“塑化剂”的解决开展着工作。梳理17个月来中酒协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到,由于角色的局限,协会为之调研、奔波,反复提醒与督促,寄希望于把问题解决在行业、企业内部;历次大会发言都提及食品添加剂管理,小心维护着白酒行业的整体形象与大局;同时积极与有关各方沟通,力争行业标准的尽快出台,履行了协会的行业职能。
但11月19日爆发的“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事件恰恰说明,个别白酒企业,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行业协会的精神,反而把行业组织的提醒与关心当作了耳旁风,把维护行业整体形象与利益,维护消费者放在了末位,最终酿成了白酒全行业的“惨剧”。
白酒行业风波,谁之过?值得反思……
2011年5月
2011年6月
2011年6月
2011年12月
2012年4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20日
2012年11月19日
201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