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人真正考虑过“调控”房地产的影响?

(2010-03-05 14:05:05)
标签:

房产

财经

个人资产

套子

经济能力

现在社会关注的热点无疑是“调控”房地产业。抛开人者见智的“泡沫论”不谈。如果此番真的如某些“砖家”所言价格深跌,调得全社会对房产都失去了兴趣,后果如何呢?
    三部分人到底哪部分占的比重大?
    当今社会,国民无非分为高收入者、低收入者,所谓的夹心层实际上是一个中间人群,他们游走于高低之间,期望值很高,希望进入高收入者一群,但实际经济能力则只略高于低收入者。目前对房产意见最大的实际上是这一人群。那么我们就要认清这三部分人到底哪部分占的比重大?执政者首先应该弄清的是这个根本的问题。
    国民拥有的家庭财富如何保值?
    这是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和家庭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者是房地产发展的根本原因。前面说了,夹心层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不高,又希望自己财富可以安全和保值,目前国家可以给公民提供的投资方式非常有限,无外乎储蓄、房地产和金融股票,至于实业、艺术品就算了,那不是咱玩得起的。目前金融和股票经过十多年的“脱离基本经济规律的折腾”已经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了“风险”,无论再怎样的呐喊,投资者信心全无,说白了就是“不玩了”。而房产则坚持了多年的坚挺,所以投资房产实际上是大家“总结的经验”。投资房产的安全性远高于股市或其他金融产品。诚然,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一旦真正造成房市大跌,社会投资信心的损失远比满足部分人的住房需求呼声影响巨大。说白了,如果这个国家的房市、股市都风险巨大,你还能指望大量的国民把自己的财富以人民币的形式留在国内银行里吗?到那时还谈何扩大内需与消费?要知道消费能力不是逼出来的!
    急于要求房价下跌到底都是哪些人?
    三类人中低收入者一群无疑是有这方面要求的,但由于收入所限,他们对自己的现状是切和实际的,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个人资产要求,也就是说,对房产这种不动产是想都不敢想的,这部分人群其实是不难解决其需求的,无非是租或国家提供租,不涉及产权,就不涉及国民个人资产分配的问题;夹心层目前也分为两类。而这个最大呼声群体的两类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类是没搭上购房车的,他们总是在说房价高,看着房子一再涨则总处于后悔之中,但又无法说出口,所以总是要求房价能降下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刚需”吧;而另一类则是房奴一族,他们已经或基本拥有了自己的房产但总觉得现状和当初买房时不一样(自己钻进了套子,又嫌套子太紧),我一直想不明白这部分房奴有什么可抱怨的,房价节节涨,无论如何自己已经在贷款中占了便宜,为什么还要宣扬自己的生活“不幸”呢?难道房子降了,对他们有好处吗?这是个中国社会和媒体特有的现象;至于高收入者不在我的关注范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