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与拓展:北京地铁14号线该不该延至天通苑?
(2009-12-14 13:50:16)
标签:
房产北京地铁天通苑14号线加站 |
分类: 新闻评论 |
首先声明:本人居住地区与“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无关,观点纯粹从市政规划考虑,欢迎探讨。
对于近期媒体报道的天通苑居民要求14号线延长到天通苑地区,有些个人的想法。
规划地铁更多的是要为现有居民和市政规格服务,解决现有困难,还是为未来城市空间开拓与规划服务?也就是说修地铁到底是为了解决困难,还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城市规划,为城市居民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解决人口过于密集,实现边缘土地增值问题。近年来,以天通苑为代表的地区居民多次上书市府,呼吁重视这一地区居民的出行问题,得到市府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几次呼吁与沟通、改线体现了市府重视群众呼声的诚心与行动。但是,是不是只要天通苑地区的交通压力没有解决,就要无限的在天通苑通过地铁来解决呢?恐怕未必然。
我对于天通苑的建设不甚了解,不知道天通苑及周边是否还在大规模的建设房产(我想放着那么好的地段,开发商是不会放过的)?但有个事实请大家注意:一方面,开发商把地铁做为诱人的条件加以利用,不断的在这一地区扩张建房,人口不断增加,自然会出现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的呼吁:轨道交通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不得不在计划外在天通苑增加线路。我个人不懂建筑,但一个常识恐怕不会错:地铁的建设速度是远远赶不上开发商建房与新居民入住的!
实际上几次三番的“改线、加站”风波应该引起市政规划的重视:天通苑及其以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交通压力已经超出了这一地区所能承受的交通水平,是适时下决心停止继续向北扩张,控制这一地区建设规模的时候了!如若不然,停十条地铁通过天通苑也不够!
地铁建设的功能一方面是解决现在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另一大作用,应该是引导人们拓展新的城市空间,增值那些未开发的土地,引导地产商开发方向。如果一味的绕在“为民解困”的圈子里,最终不但无法解决该地区的困难,反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与经济效益,地铁的运营与效益也远不能达到新开发的水平。除了得到相对少数的当初呼吁者和既有开发商的好评外,得不到更广大的效益。
前一篇:李司长到底能否看懂《蜗居》?!
后一篇:转载:2010年央视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