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属性与三位一体
(2022-06-11 14:32:25)| 分类: 改革宗 |
主权属性与三位一体
这些区分暗示着,
人类知识的三个视角PERSPECTIVES OF
HUMAN KNOWLEDGE (19-21)
知识论与上帝的主权属性
圣子是『掌控者』--目的论--上帝的掌控:处境的视角-当我们正视上帝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掌控时,我们看到,我们的整个处境都由祂的预定
(foreordination) 和护理所统治。
『
预定』 (foreordination)
包括上帝整个永恒计划,这是祂对整个历史进程的预旨。『护理』指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藉此实现祂的计划。参《上帝论》,第14,16章。上帝借着『预定』从上而下地统治宇宙;借着『护理』从下而上统治。因此,祂的主权包围着整个被造宇宙。
圣父是上帝的『权威』--义务论--上帝的权威:准则的视角-
当我们正视『这世界乃在上帝的权威之下』的事实时,我们会知道,被造宇宙的一切都在显示(启示)祂自己和祂的旨意(参考下一段,我会讨论《罗马书》第一章。)
圣灵是上帝的『临在』--存在主义--上帝的临在:存在的视角--当我们正视这世界乃是上帝临在之处:上帝在我们周围,也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是专注于『存在的视角』;参考图1.4。
[ 注脚二十一。对我其他著作熟悉的读者们知道,我使用不少三角形图表来表达观点视角 (perspectival diagrams)。它们一般都根据上帝的三个主权属性(译者按:即掌控,权威,和临在)。目前这个图表与上帝的主权属性不很容易搭配,但一般来看,我会说 形而上学是『处境』,知识论提供思想的『定律』或『准则』,价值论把位格(人)带进来。但我也意识到,价值论也包含定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等等。 ]
对人类知识的三视角
义务论:『义务论』的伦理学(例如:康德,在某程度上柏拉图也算)认为:我们应该根据『义务』来作抉择。
目的论 :『目的论』的伦理学(例如:边沁,米勒,在某程度亚里斯多特也算)坚持:我们做抉择时,首先必须决定一个道德目标(一般来说,是个人或群体的快乐),然后寻找最好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伦理学(诡辩派,萨特)告诉我们,我们去作那些我们心底里想要作的,以表达我们真实的自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