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费用处理及合营、联营区别、公允与账面差
(2010-03-03 06:50: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财务/会计/估值 |
摘自正保教育博客
1.企业合并(不管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也就是记入“资本公积”不做费用处理。
2.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记入“管理费用”。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等直接相关费用也应计入企业合并成本。也就是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4.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区别:
合营企业(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规定经济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企业。关联方关系存在于合营企业的投资者与合营企业之间。一般持股比例是50%。
联营企业(重大影响),是指投资者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企业的企业。
定量:投资持股比例大于等于20%但小于等于50%。
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关系 | 持股比例 | 被投资方称为 | 投资方核算方法 | 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
控制(包括同一控制下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 大于50% | 子公司 | 成本法 | 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调整为权益法核算 |
重大影响 | 20%~50%(含50%) | 联营企业 | 权益法 | 不纳入合并范围 |
共同控制 | 两方或多方对被投资方持股比例相同 | 合营企业 | 权益法 | 不纳入合并范围 |
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 | 20%以下 | 成本法 | 不纳入合并范围 | |
5.非同一控制下企业:
采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时,支付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一定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分别不同情况:合并对价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合并对价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合并对价为存货的,以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1)现金支付的,记入营业外收入
(2)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股票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同时将溢价发行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1)“付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中.”这句话中的“付出的资产”是不包括发行的债券和发行的股票的
(3)以存货对价的差记入:确认收入
(4)以投资付出对价的记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