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51
  • 关注人气: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胃病,抗酸要“准点”

(2010-11-01 09:53: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庭医药

 上海闸北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万慎曜

    抗酸药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临床治疗溃疡病的药物有两大类:即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中碱性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发挥明显的止痛作用,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此类抗酸药抗酸效果强,作用快,止痛效果好,但对溃疡愈合不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好。故临床上常将两药配合使用,既能缓解疼痛,又可达到治溃疡的目的。

   选准时间,事半功倍

   专家强调:影响抗酸药使用效果的3个因素:抗酸药的中和能力;胃酸分泌的速率;胃排空的速率。其中以第3个因素最重要。因此抗酸药的用药时间便成为合理治疗的最重要一环

尤其是碱性抗酸药,如果饭前空腹服药,药物很快在体内排出,起不到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餐后马上服药也不行,因食物可以中和胃酸,使胃内酸碱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因此餐后服药意义也不大。

最佳的服药时间,是在餐后1小时。因为进食后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一般在餐后1个小时胃酸分泌明显增多,此时胃排空最慢,胃酸含量最高。如此时服用抗酸药,可发挥药物最大的中和胃酸能力。

    成功就在前方,用药不可半途而废 

抗酸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溃疡完全愈合而在溃疡完全愈合以前,症状往往早已消失。因此,绝对不应以症状消失作为停止抗酸治疗的标准。否则,症状会迅速重现,这实际上是原有溃疡的恶化而不是疾病的复发。因此,抗酸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外有研究称,服用抗酸药易导致骨质疏松、髋关节骨折。芝加哥消化疾病周的会议中提出,患者连续服用抗酸药,两年后出现髋关节骨折的风险增加。因此,对于一般性的上消化道溃疡、胃食道反流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服用抗酸药疗程不应该过长,而且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的检查和预防。若患者病情需要持续服用抗酸药,应该选用最小有效剂量治疗,并且每服用两年到医院检查骨密度,这样可以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同时最好预防性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3,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及晒太阳。已有骨质疏松的,应避免长期使用抗酸药。

注意剂型,科学搭配

除了用药时间以外,剂型的选择同样重要。一般液态或粉剂抗酸药较片剂有效,这可能是前者分散更快的结果。试管内的实验表明同一抗酸药的片剂较液态制剂的中和效能低。若应用片剂,应该在咽下前嚼碎。

此外,抗酸药不能与抑制胃酸分泌药(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同服,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抑制胃酸分泌药宜在早起和睡前空腹服用。患者如果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丽珠得乐),则须与抗酸药、抑酸药错开1小时左右,因为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形成保护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