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可能就是自行车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技 |
我看过《我爱发明》中的发明爱好者复制的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大多利用杠杆原理,模拟牛马行走,速度很慢,效率极低。还有运用飞轮和扁担原理,飞轮和扁担只是把间断发力方式变成连续运动方式,但并不能提升工作效率。对于独轮车之说,独轮车只是一种简单的运输工具,在三国以前就有,不算什么独特发明,而且应用原理和效率也相当于两轮手推车,甚至更费力。对于索道说,我认为从军事角度讲,很容易遭到敌人的破坏,再说索道平行、下坡当然很快,但上坡怎么办?
诸葛亮是否真的发明了木牛流马,我不知道,但如果有,那肯定是一种比当时已有的交通运输工具要更为先进的,效率高,速度快。马车虽然速度快,但要用马拉,在某些复杂的地形不适宜。但不用兽力,也不用人力,能自动行走也是不可能的。我推测应该是用人力,人力运输货物的方式有多种:
1.肩扛手提。人的脚行走时除了水平移动做功,还要承受货物重量和人本身重量,人在运输过程中实际做功是货物本身重量的两倍以上,运输效率非常低。
2.车载人推拉。货物放到车上,免去物重对人的压力,人承受自身重量和对车水平移动做功,效率稍高。
3.儿童学步车的方式。四轮车,货物装车上,人站在车中央,手扶着车,脚蹬地行走。车可承受部分人的体重,所以人行走时能省点力。
4.自行车。人坐到车上,双脚不承受人的体重,当然货物也是放在车上的,双脚蹬踏板,带动车行走。因为人双脚可全力对水平移动做功,所以更加省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自行车的行走速度和马差不多,所以叫流马。至于木牛就相当现在的脚踏三轮车或者儿童学步车(这一点和历史记载有相似之处,“一脚四足”,四足是指儿童学步车四轮,一脚就指车中央的人,因为人行走时须抬起一腿)。
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也能制作这样的交通工具。虽然没有链条和单向轮,但影响不大,连杆可代替链条,或者直接把踏板安在车轴上,没有单向轮,下坡时撤回双脚就行了。除此之外,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适当的解释了。
前一篇:父女
后一篇:日本是美国对付中国的王牌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