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便民”也是一种进步

(2011-04-21 22:21:14)
标签:

杂谈

  □鲍华明

  【新闻提示】18日傍晚6时许,刘女士到郑州高新区莲花街办事时,突然想拉肚子。在该路上一连找了三家公厕,有两处锁门,一处在维修。随后,刘女士又开车到周边的其他路段寻找,共走了10条街,公厕都是大门紧锁,她险些憋晕过去。无奈之下,她只好跑到瑞达路上一家商务写字楼里,解决了内急。(4月19日“大河网”)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很多人不会付之一笑,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笑话,因为你我就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公厕少,上公厕难的问题在大中城市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尤其是在一些繁华的商业区,找个厕所堪比蜀道之难,就算左突右奔找到了,弄不好也是铁将军把门,或者早已改为他用。以前公共厕所收费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好一点,现在很多公共厕所不收费了,产生不了效益,于是很多公厕也就随之消失了。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在目前城市土地价格如火箭般速度增长的形势下,不管是城市规划者还是土地开发者,面对巨大的利益,有谁还会把不产生经济效益或者产生效益很低的公共厕所摆在心里呢?公厕日益稀少也就情有可原了。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深圳平均每万人的公厕拥有量为是0.96,上海是2个左右,广州算多的,但也只有3.66个,全国平均在三个左右,这和德国每500-1000人拥有一座公厕比起来,简直是不能同年而语。于是,在许多城市,特别是节假日等旅游旺季,游动厕所也就应运而生,这说明,城市管理者不是没有看到这一问题,只是想花最少钱的钱解决问题罢了。

  现在人口流动大,出门办事,休闲旅游,行走在陌生的城市,总有要上厕所的时候,如果加上身体不适,那更是耽误不得。一个成人每天大约上厕所6至8次,只要有一次找不到五谷轮回之所,尴尬就大了。

  一个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常常在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体现,也使得很多地方过于重视城市外在形象,建高楼、修广场这样既有面子又有效益的工程是重中之重,但一些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工程却被淡漠被忽视。

  城市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方便和舒适,是为了让人体验到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巨大成果,做不到这一点,发展自然也就失去了其目标。所以说,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发展有多快、创造的财富有多大,也体现在生活在城市里便捷程度,舒适程度。自然,解决人的方便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