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3-05-22 16:05:5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体,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多样,合作学习的语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1、质疑探究式

  质疑探究式是由问题引发的探究形式,其问题一般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在揭示课题后,学生就课题质疑:谁向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是怎样借的?结果怎样?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诸葛亮为什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东风?借箭后曹军追来了怎么办?在学完课文后,又可以就课文的表达质疑,引导拓展延伸。

  2、感悟探究式

  感悟探究式是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所感悟时引发的探究形式。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先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总的感受,并用一个字来表达这种感受(美);再由""展开到"景美""情美";然后指导学生欣赏文中所描述的美丽的景物和美好的感情。

  二、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实践性的语文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读发现

  自读发现是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可以表现为"我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表现为"我还有什么问题"。如学习《第一场雪》一课,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我读懂了雪大、雪美、人欢,还读懂了课文是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叙述的……"

  2、朗读感悟

  朗读感悟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形象、情感和语言的美。如学习《草原》的第一段,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哪一段最美,把它读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4、争论、讨论

  学生的争论、讨论是让学生的认知冲突明朗化,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交锋状态的一种手段,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真正的讨论和争论,要有意识地把矛盾引出来,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

  三、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语文教学设计常常以问题为线索而展开,而问题有的是开放性的,有的是封闭性的。开放性的问题的疑问是多向的,解题的思路是广阔的,答案是多元的。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契机:

  1、整体感知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穷人》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提问:桑娜、渔夫是怎样的人?又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提问:你觉得草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总结全文时

  在总结全文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西门豹》一课,在总结全文时提问:西门豹是个怎样的官?

  3、品味词句时

  在品味词句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挑山工》一课,在品味词句时提问: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意味深长?请找出来,说说它的含义。

  4、展开想象时

  想象是理想的翅膀,在展开想象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时提问:如果你坐在小小的船里遨游太空,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5、朗读课文时

  学生对课文有着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所倾注的感情也会有所差异。在朗读课文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觉得用怎样的感情朗读最合适呢?

 

陶芝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