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章 夜访

(2011-05-26 14:09: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下缟素

这是陈太宗孝仁十三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天寒地冻,万物无声,长安城里的所有人都躲在家里烤火,太宗陈翊也不例外。

陈翊倚在暖榻上,榻下炭火散发出来的热气,让他每个关节都热热的,整个人都从里到外都觉得懒洋洋的。陈翊现在只想喝杯热茶,然后好好睡一觉,可榻上那一堆奏章让他不得不打起精神。

“陛下,张公来了。”身旁的宦官小声的说道。

张公就是张承夜,陈翊的启蒙老师,陈翊登基的第一功臣,陈翊最信任的人。

张承夜的一生非常的传奇,他五岁入宫,没多久就赶上敬侯之乱,弥帝西巡避难。他由于长的伶俐,被当时的大太监田令孜带着一起逃往蜀地。弥帝从还朝之后,大肆封赏身边的侍从,大难未死的张承夜也得到了人生第一次升迁。

自此之后张承夜平步青云,40岁不到就做了陈太祖陈玉良的监军,自此之后他跟着太祖南征北战,杀伐无数,深受太祖信任,大陈立国之后太祖封赏第一批功臣里就有他。据说,太宗陈翊当年就是他在乱军之中接生的。更有传言,陈翊私下对他以父相称。

传言虽然无法证实,但大家都知道,陈翊杀兄弑父夺下皇位是他一手策划的。他掌握着整个大陈的财政大权,他的两个义子张博厚和张博翰还是边关重镇的节度使,手握重兵。

可他现在已经八十几岁了,年老多病,平时连床都很少下,有事时都是陈翊去看他。这么晚的天,这么冷的夜,他来做什么?

“陛下。”身边的宦官声音打断了陈翊的思绪。

“知道了,快请张公进来。”陈翊坐起来抖了抖衣服说道。

张承夜是坐软轿来的,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宫门口匆匆下轿静静等待,而是着其他的內监把他直接抬到了陈翊寝宫的门口。像他这样一个老人,一个深受皇上信任的老人,在这么冷的天,还是可以坐在软轿里等待皇上的召唤的。

內监尖细的声音从里面穿了出来,张承夜咳了一下,示意轿夫把他直接抬进寝宫。

陈翊看软轿进来了,赶紧起身,走到轿前,把张承夜扶出来,搀到东窗旁的暖榻上。

这个暖塌是陈翊最喜欢的地方,因为暖塌紧靠东窗,东窗下面又是深湖,坐塌倚窗既可以观赏湖中美景,又可以防人偷听。这个宫殿是他的,也不是他的,在这里他可以肆意妄为,但也要处处小心。那些温顺的內监,美丽的宫女,甚至体贴的妃嫔,都有可能有朝一日要了他的命。

“义父,天这么冷还亲自过来,有事让人唤我一声,我去看您。”陈翊坐在暖榻旁的矮椅上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些须小事,奴婢不敢劳动陛下。”

张承夜很明白,陈翊可以称他义父,但他绝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只是一个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年老多病的老太监,失去了陈翊的宠信,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义父,这么晚来看我是问宣王的事吗?”陈翊说道。

宣王是陈翊同母的弟弟,文武双全,长相俊美,屡立战功,陈翊对他宠爱有加,封王的同时,还让他领鄜坊节度使。鄜坊在京都北方,起着保护京都,抵御契丹的作用。坊间更有传言,皇子年幼无知,皇上有意在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宣王。

其实,陈翊也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无奈,外表金光灿灿的宣王,内里却非常嚣张跋扈,仗着皇上的宠爱和太后的庇护,为所欲为,很多公卿贵族都对他有所不满。这次更是大胆妄为,趁着皇上病重竟然公然造反。可是羽翼未丰的他,怎是老谋深算的陈翊的对手,短短几个月,他的都城就被攻破,全家都被押回了京师。

“陛下打算怎么处理他?”张承夜问道。

“他是朕的弟弟,留他个全尸,其他人等——族。”

“奴婢听说宣王的宠妃孙倾慕跑了。”

“恩,抄家的时候没找到她,一个女人,我也懒得费心了。”

“奴婢听闻,这个女人非同小可,宣王的很多决定都是受她左右的,她对宣王更是忠心耿耿。我想,她跑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伺机救出宣王,以图东山再起。”

“一个女人能有这个本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们且不提这个女人,宣王造反的事情会不会让其他藩镇蠢蠢欲动也是个问题。”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谁把我半夜吐血的事情传出去的。”

“各路人马都在宫里安插了探子,这要查起来就难了。”

“对了,我的情况张法嗣都告诉你了吧。”

“陛下的情况,奴婢的内侄和奴婢说了,快则一年,慢则三年。”

“三年啊,即使我再活三年默儿也才13岁,这大好的河山难道要就拱手送人?”

“晋王虽然年幼,可还有福王。只要处理得当,这江山还是姓陈的。”

“照义父的意思,藩镇的事情该怎么办?”

“京畿周围的那几个,咱们时时敲打,老实的很。主要是边关那些,手握大权拥兵自重,咱们的手又没那么长,平时看的太松了。”

“那?”

“奴婢以为,陛下可以借着这次宣王叛乱,招河东节度使柳敬言、泰安节度使彭生武、

横海节度使马鸣、鄂岳观察使袁飞昂、淮南节度使张博厚、凤翔节度使张博翰、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才哲、山南西道节度使刘林东,各率500精兵进京勤王。”

“几千人呆在京师外面,我还真有点坐不住啊!”

“陛下,淮南和凤翔的张家兄弟是我的义子,他们飞不出我的手心去。山南东道和横海的赵、马二人更是陛下的姻亲,一荣俱荣的事儿。至于其他的,虽然目前尚不明白,但也不过是狗咬狗,互相牵制罢了。再说了,皇上病重的事情,他们也是猜测,不敢坐实,这次我们正好试探一下。虚虚实实的,不怕吓不破他们的胆子。只要到了京师,分清了里外,揉圆捏扁还不是皇上说了算。”

“也是,胆敢不来的,正好是个出兵的借口。你说也巧了,契丹正在和吐蕃用兵,蜀与南诏又打的不亦乐乎。要不是他们忙着,我还真没法腾出手折腾折腾。”

“依奴婢之见,咱们不防把日子定的宽泛些,让他们三月三之前倒就可以。他们匆忙接旨心里肯定也犯嘀咕,犯嘀咕就要拖时间打听消息,想办法。那时,陛下的病情就可以稳下来。到时候在趁着过节,祭祀田猎,折腾那么一番,保准谁也看不出破绽。”

由于刚才已经屏退了左右,陈翊只能高声叫人召唤杨复光进来拟旨。

杨复光60不到,也是前朝的老宦官,为人圆滑得体,八面玲珑,现在混到了中书舍人,內监里除了张承夜就是他最得体面。没办法,只要张承夜不死,他就出不了头。他表面上对张承夜那是尊敬的不得了,可暗地里恨不得天天打小人。他早就不满于做一个皇上的机要秘书,他希望张承夜早点死,好让他掌管禁军,威风威风。

杨复光拟完旨并没有退出去,而是站在旁边做出一副随时上前伺候的样子。

“义父还有事?”陈翊问道。

“听闻皇后病了。”

“病了?”

“咱们在幽州的探子回报,说皇后称病,已经半个多月没出门了。除了她的侄子幽州节度使杨鸾和杨鸾的正妻刘氏之外,其他的人一概不见,看病的大夫都圈在皇后的寝宫里,不让外出。”

“我看她不是病了,是走了。宣王的事儿让她坐不住了,她这是要来京师为晋王讨个说法。”陈翊哼了一声,有点不屑的意思。可他心里明白,有朝一日皇后如果真的出现在他面前,那个坐不住的就是他自己了。

皇后姓杨,闺名一个柳字,是当朝宰相杨琦的女儿。

杨琦当年镇守幽州,手下猛将如云兵多粮足。太祖登基后为了拉拢杨琦,特许了杨琦以大司马之职兼领幽州节度使。杨琦为了向太祖表示忠心,把幽州交给弟弟杨玥来镇守,自己带着家眷来京赴任。

太祖为了表彰杨琦进京的行为,特意在城北为杨琦盖了一幢宅子,杨琦入住之后太祖还特意带着几个儿子微服巡幸了一下。就是在那时,陈翊遇见了杨柳。

杨柳那时候还不到14岁,由于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舍不得管她太严,她从小就性子野、胆子大。当父兄去迎驾的时候,她起了好奇心,爬上一棵大树藏的严严实实的,准备偷偷看看下人们口中传的那个有三头六臂的陈玉良到底是什么样子。

事有凑巧,那天杨柳穿了一双新鞋,在树上脚一滑,新鞋就做了暗器,直接砸到了陈翊的头上。

事情的开头是那么的浪漫。王子和公主因为一双美丽的玻璃鞋而相识,王子堕入情网,整颗心都交给了公主。

可惜,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太祖看着眼前这个刚从树上爬下来,冒冒失失的小姑娘,反而喜欢的不得了,回宫就下旨让杨柳嫁给太子陈奇。

陈奇是太祖的长子,虽然是庶出,但深得太祖的喜爱。早年就赐死了陈奇的生母,把他送给当年的裴皇后,后来的裴太后抚养。登基后立刻立为太子。

原来的太子妃命薄,前些年去世了,太子当时哭的死去活来,之后也迟迟不想续娶。拖了几年,拖得太祖有点急了,大笔一挥,就把杨柳许给了太子。

双方你来我往,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折腾的不亦乐乎,只等杨柳过了及笄,就行大礼迎亲。

这时候的太祖,一直处于兴奋之中,他认为自己这个决定正确无比,自己最疼爱的大儿子,将要娶一个他认为最好的妻子。不得不说,太祖的眼光还是很准的,杨柳不仅貌美如花,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家事也一流,父亲杨琦位高权重,母亲王氏的娘家是河东王家。这种家事,这种背景,和太子简直是天作之合。

在太祖欢天喜地幻想着抱金孙的时候,有三个人却在咬牙切齿的诅咒。这三个人就是裴后、陈翊和杨柳。

三个人里杨柳的出发点最简单,她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根本看不上那个年龄是她一倍多,胆子却没她一半多的,窝窝囊囊,为老爸是从的太子。

裴后稍稍复杂一点,她认为太子不是他亲生的,不会和他一条心。她本来还可以利用娘家的权势压着太子,可这回太子要娶了杨柳,就和河东王家扯上了关系。王家在河东的地位,不输她的娘家裴家,太子搭上了这条线,以后可就要飞起来了。

三个人中最痛苦的应该是陈翊了,他本是裴后的亲生儿子,子凭母贵,本可以一飞冲天。可他倒霉在比太子晚生了几年,一切就成了空。文治武功、胆识谋略样样都比太子强得多的陈翊,平日就仗着军功显赫,对太子多有不忿,这次太子又抢了他的心上人,让他瞬间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说来也巧,就在杨柳及笄前的那个晚上,太祖在裴后宫里喝酒,喝的太多摔了一跤,中了风。内心天平早就倾斜了一百八十度的裴后,在听完御医的奏报之后,立马封住了宫门,并让张承夜第一时间通知陈翊。陈翊接到消息后,立马跟着张承夜进宫去找裴后,三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分头行动。

接下来的事情和无数次历史一样,先由裴后下旨,告知太子太祖病重,让太子即刻进宫。这时,陈翊带兵在太子进宫的必经之路等着,太子一到就被射成了刺猬,接着又被剁成了肉酱,然后东宫在一个时辰之内被血洗。张承夜则立刻召集亲信伪造圣旨,太祖病重,太子趁机造反,陈翊监国。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一切已成定局之后,裴后立马封住了后宫,把太祖和知情人都关在宫中,活活饿了半个月,统统饿死。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熟悉了,23岁的陈翊在得知父亲的死讯,失声痛哭,撞墙了8次,昏倒了9次后,但为了社稷,为了百姓,他只能强忍悲痛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孝仁。

在孝仁元年还没到来的时候,陈翊披着着老爹的年号做了几件不光彩的事情。

首先,他为了给守活寡多年的母亲出口气,让太祖后宫所有没生育的妃子都去给他老爹去陪葬。

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谋反的名义,杀了太祖的义子,太子的支持者——秦王陈明哲。并顺带手的灭了陈明哲全族,和太子有牵扯的官员也借着这件事,死的死贬的贬。

最后,他以通奸的罪名,赐死了他的原配妻子,秦王陈明哲的表妹——王氏。又顺带手灭了王氏全族,上次秦王谋反中逃脱的漏网之鱼,这次被一网打尽。可怜王氏和他结发夫妻,死时还怀着6个月的身孕。

在这一系列的除旧迎新大扫除之后,陈翊迎来孝仁元年。在孝仁元年,陈翊强忍着死了兄弟,死了父亲,又死了老婆的悲痛,迎娶了他一生最爱的女人杨柳为后。这年杨柳15岁,陈翊24岁。

“陛下,陛下。”张承夜声音打断了陈翊的回忆。

“嗯?”

“皇后的事儿怎么办?”

“随她去吧,她也就是小孩子脾气,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那奴婢就先行告退了。陛下也早些休息,非常时刻陛下万万要保重身体。”

“我这就着人送义父回去,天黑夜冷的,义父也要保重。将来有个万一,大陈的江山还要指望义父。”

陈翊送走张承夜后,就坐在暖塌上发呆。他本以为自己早就把皇后给忘了,可偶然这么一提心里还不是滋味。

陈翊到现在都坚信,杨柳是爱她的。因为在杨柳与隐太子订婚之后,他曾多次找借口去看杨柳。他知道杨柳的郁郁寡欢,知道杨柳不想嫁给他的哥哥,他甚至亲口问过杨柳原因。

“你怎么老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我哪儿不高兴了,我今天化的八字眉而已,这叫楚楚可怜。”杨柳漫不经心的用脚尖碾着地上的小草答道。

“我知道你不想嫁给太子。”

“你知道什么,别瞎说。嫁给太子多好啊,以后就是皇后了。”

“这么好的事儿,你怎么还偷偷哭呢。”

“哪儿哭了。”

“你是不是中意别人啊?”

“不和你说这个,说了会害了你。翊哥哥,你还是给我讲你出征吐蕃的事吧,我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和父亲一样统领千军万马,上阵杀敌。可惜,我就要嫁人了,要一辈子呆在深宫里,再也不能做这个梦了。”

之后就是长长的寂静,杨柳低头悄悄的抹眼泪,陈翊装作不知道在一旁静静的看花。两个人虽然表面平静,可心里却都各自打算。杨柳找了一个发力高深的巫婆,帮他日日夜夜诅咒太子暴毙;陈翊则回到府里秘密训练死士。

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从这一刻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下缟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